正文 第51章 科學普及(26)(3 / 3)

精彩語錄

1、我們已經創造了一個全球的文明,在這個文明世界中,大多數重要的元素——交通、通訊、其他各種工業、農業、醫學、教育、娛樂、環境保護,甚至重要的民主選舉製度——都與科學技術密切相關。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創造了另外一些東西,使得幾乎無人理解科學和技術。這是一個製造災難的藥方。我們可能會在某個短暫的時間內消除災難,但是,這種無知和權力混合製成的易燃品早晚有一天會在我們麵前燃成熊熊大火。

2、科學使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成為現實,這就要求科學共同體對道德的關注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還要把科學和民主的重要性最廣泛地貫注到公共教育中去。

3、事情可能就是這樣產生的:當所有的人都認為神是從天上降臨地球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神的幻覺;當我們對魔鬼很熟悉的時候,就產生了夢淫妖;當精靈被大家所接受,我們就看見了精靈;在神靈主義泛濫的時代,我們就遇到神靈;當古老的神話對人們失去了吸引力,我們就開始認為外星生物是有道理的,然後靠催眠術產生幻想的趨勢就出現了。

4、如果我們已被欺騙了足夠長的時間,我們就會傾向於拒絕任何證明我們受騙的證據,我們對發現真實情況不再感興趣。欺騙控製了我們。即使是讓我們自己承認被欺騙的事實,也是很痛苦的事情。

5、需要重申的是,科學之所以有效,部分原因是因為內在改正錯誤的機製。在科學上沒有被禁止討論的問題,無論是過於敏感的問題,還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在科學中,沒有神聖的、不可冒犯的真理。

《確定性的終結》

作者:伊利亞·普利高津(比利時)

成書時間:1996年

推薦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簡介】

伊利亞·普利高津(Ilya Prigogine),比利時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耗散結構理論創立者。美國奧斯丁統計力學、勢力學和複雜係統伊利亞·普利高津中心主任,比利時布魯塞爾索爾維物理學和化學研究所主任。全世界有40餘所大學授予他榮譽學位,有5所致力於複雜係統研究的機構以他的名字命名。

普利高津的科學著作旁征博引,把西方哲學、西方曆史文化與新的科學思想融會貫通進行敘述,因此思想深刻。他的新科學思想富有親和性,特別容易為中國學術界所接受。因研究耗散結構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普利高津在他的前幾部著作《從存在到演化》、《從混沌到有序》、《探索複雜性》中有精彩的論述。在這部《確定性的終結》中,普利高津把從前的思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提出了一些革命性的觀點。可以說,《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新自然法則》是普利高津的“分水嶺式著作”。普利高津也認為,他的工作是在發起一場科學革命,而這場革命的主題就是“時間性的發現”。

普利高津的主要著作有:《從存在到演化》、《耗散結構理論》、《探索複雜性》、《從混沌到有序》、《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新自然法則》等。

【內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