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作者認為這些沮喪為時未免太早了。所有這些論證,都依賴於人們正確地臆測遠比人類更加高級生命的意向。而當更細致地作出考察時,作者以為這些論證揭示一係列有意義的人類想像力。
作者認為,人們最常提到的問題是關於不明飛行物以及古代宇航員的問題,這些都是易於披上宗教色彩的問題。作者也經常被人問起是否信仰上帝,對此,作者認為,“我並未找到任何令人注目的證據來說明神人同形的創始者是從天上某個隱蔽的有利地位來控製人類的命運的,但是否認物理規律本身的存在,將是極其愚蠢的。因此,我們是否信仰上帝,則很大程度要取決於我們所說的上帝的真實含義。”
作者深深懷有的信仰是,若是像傳統的那種上帝存在的話,那麼人們的好奇心和智慧就是由這個上帝所賦予的。他說:“如果人們壓製探索宇宙和自己的熱情,那麼人們就欣賞不到這些大自然賜予的禮物了。另外,如果不存在這種傳統的上帝,人們的好奇心和智慧就會成為努力使人們免遭不幸的基本工具。在這兩種情況下,知識的事業是與科學和宗教相一致的,同樣,這對人類這個物種的幸福也是不可或缺的。”
精彩語錄
1、我們生活在最激動、滿意和快樂的時代,正是在這些基本問題上從無知進入有知的時代;我們是從疑惑開始而以理解告終的一代。在我們這顆行星上生命的整個40億年曆史中,在人類家族的整個400萬年的曆史中,隻有一代才被特許活著親曆那獨一無二的過渡時刻;這就是我們這一代。
2、在某種意義上,宇宙是否最終可以認識,不僅取決於廣泛地包括發散現象的自然規律有多少,而且還取決於我們在理解這些規律時是否具有理智的能力。我們關於大自然規律性的表述確實取決於腦的結構,而且在一種重要的程度上,還取決於宇宙的結構。
3、腦能知道多少事件呢?腦中有大約1011個神經原,它們是負責我們心理活動的電的和化學的傳導線路的元件和開關。
4、事實上,新技術切實地應用來解決人類問題,需要對人類本性和人類文化有深湛的理解並需要有一種廣義的普遍教育。
5、我們正處在人類曆史的十字路口。如此同時具有危險和充滿希望的時刻乃是前人所從未有過的。我們是自己把握自己進化的第一個物種。我們第一次具有了有意或無意地自我毀壞的手段。
《人的生死之謎》
作者:豬木正文(日)
成書時間:1987年
推薦版本: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簡介】
豬木正文,日本知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和科普作家。
豬木正文長期以來一直從事宇宙物質奧秘和宇宙射線的研究,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豬木正文的知識麵十分廣博,在對人類自身進行探索時,他吸收了其他學科的科學知識,諸如胚胎學、細胞學、遺傳學、信息科學、腦科學、人類學等。豬木正文還寫作了許多的專業論文和普及性的科普文章,深受廣大科學愛好者所喜愛,他也為此多次獲得獎勵。豬木正文的科普著作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出版發行,贏得了國際讚譽。
豬木正文的主要作品有:《相對論淺說——宇宙時代的常識》、《人的生死之謎》等。
【內容提要】
本書雖然名為“人的生死之謎”,但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論述了有關思維、意識、精神、人生,乃至外星人等問題。涉及到了眾多領域的相關知識,並且提出了許多全新的概念,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作者對人的大腦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地球上誕生了人類以後,便發生了一係列的巨大變化。人類所獨具的大腦雖然在形態結構上與動物界的猿類、猴類非常相似,但它的功能卻遠遠高於後者,相對於後者而言,產生了質的飛躍。人類大腦有著高度的主觀能動性。對外部世界各種信息的刺激,絕不是像鏡子一樣僅是被動的反映,而是會通過一係列的選擇、類比、加工、揚棄,進行積極的“反思”。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它都尋根探源。這可說是人類大腦的一個根本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