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運行論》
作者:哥白尼(波蘭)
成書時間:1543年
推薦版本:科學出版社1973年版
【作者簡介】
本書打破了科學名著傳統的按學科分類的方式,而是以讀者易於接受的形式分為“科學思想”和“科學普及”兩大類,各類內部以名著成書時間為序排列。每篇分為三部分:1.作者簡介;2.內容提要;3.精彩語錄。“作者簡介”,主要介紹作者的生平、科學成就、曆史地位。“內容提要”,主要介紹其論著的內容、影響、價值和地位。“精彩語錄”,摘錄其論著的精彩片段。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年),偉大的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的創立者,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
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出生於波蘭維斯瓦河畔的托倫城的一個商人家庭中。哥白尼父親早逝,一直由作為主教的舅父撫養。1491年至1495年,哥白尼進入克拉科夫大學學習。1496年去意大利求學。哥白尼在意大利先後進入博洛尼亞大學、帕多瓦大學和費拉拉大學學習和研究法律、天文學、數學、神學和醫學,他同時還學會了希臘文。當時意大利工商業很發達,是文藝複興的發源地,哥白尼在那裏受到古希臘哲學的有關日心說的啟發,並且接受了文藝複興的新思想,這些都為他日後創立日心說奠定了思想基礎。1499年,26歲的哥白尼擔任了羅馬大學的天文學教授。1500年11月6日,他在羅馬做了月食觀察,證實了地動說的正確性。1503年,哥白尼完成舅父的委托,獲得了教會法規博士學位。但實際上這段時間內,哥白尼的主要精力依然放在天文學和數學的研究上。
哥白尼學識淵博,不僅在天文學方麵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他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醫生、社會活動家、數學家、經濟學家和畫家。1506年,哥白尼從意大利返回波蘭後,他就在舅父手下做私人醫生和秘書工作,經辦教區的外交事宜,並開始擔任神甫職務。在此期間,哥白尼還利用業餘時間行醫,免費為貧苦人治病,他的醫術受到當地的普遍誇獎。此外,哥白尼還精通拉丁文和希臘文,對古希臘羅馬文學也頗有研究;他還是一位畫家,做過自畫像;他曾經繪製過埃爾門蘭德地區的地圖,設計過埃爾門蘭德各城市的自來水;哥白尼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數學家,他的巨著《天體運行論》附錄裏,就發表過他的球麵三角論文。
當然,哥白尼在科學上的重大貢獻主要是天文學方麵的。《天體運行論》的出版衝破了宗教神學的思想束縛,是近代科學發展史上的裏程碑,這部著作也成為哥白尼的代表作。
【內容提要】
《天體運行論》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恩格斯對這部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指出作者用這部書來向教會權威挑戰,從此以後,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
從地球運動的假定出發,經過長期的、反複的觀測,作者終於發現:如果其他行星的運動同地球運動聯係起來考慮,並按每一行星的軌道比例來作計算,那麼,不僅會得出各種觀測現象,而且一切星體軌道和天球之大小與順序以及天穹本身,就全部有機地聯係在一起了,以至不能變動任何一部分而不在眾星和宇宙中引起混亂。在該書中,作者敘述了地球的運動,各星軌道的位置以及宇宙的總體結構,其他行星運動與地球運動的關係,把其他星體運動都和地球運動聯係起來,從而說明其他行星和天球的運動和現象。
作者並不是一個想要推翻全部傳統天文學觀念的革新派,而是一個抱有純真無瑕的正統信仰的人。從公元前2世紀起,人們就用托勒密的地心說理論來描述天體的運行。托勒密的主要著作叫《天文集》,其主要內容就是闡述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而太陽、月亮、眾星繞地球運動。對於當時有人提出的地球運動的思想,托勒密不得不承認這種思想的合理性:“從星空宇宙現象上來看,對於這種思想的簡單性,沒有什麼可以提出反對的。”但他卻用自己設想的所謂“力學原理”去非難地球運動的理論:“假定地球帶著其他所有生物共同運動,那麼很顯然地,由於自己的重量大,它一定超越其他重物的前麵而把所有生物和其他在空中沒有任何支撐的重物一齊拋掉,最後它自己也會很快地從天上掉下來。”托勒密是從亞裏士多德“一切重物都趨向中心”的僵硬教條出發,把地球作為宇宙的中心,固定不動,並加以係統化的說明。托勒密地心體係的七個軌道圈層中,太陽和月亮是直接繞地球運轉的。而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則都有其“本輪”軌道,這五個本輪的中心又按各自的軌道繞地球運轉,本輪中心的軌道稱為“均輪”。托勒密的模型恰恰論證了基督教教義,上帝在第六天創造了人,人在宇宙中占據著突出的中心位置,即宇宙的中心。但這是個極複雜的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