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有何意義?這似乎是一個虛妄的問題,意義本是主觀評價的結果。有人認為名著隻不過是一幫無聊之人的夢囈,寫出來給另一些無聊之人滿足其無聊與自戀;有人認為名著既能成為名著也就當然有其道理,不過這一道理永遠不會和自己發生任何關係,因而漠然;第三種人崇拜名著,認同名著是人類文化永不枯竭的源泉,但名著的深度使得自己隻能永遠地仰視,或許買一些作為裝飾品放在書櫃裏,有意無意地希望別人產生誤解,而把自己看成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第四種人由於專業等因素能夠直接與名著產生思想上的交流,能夠就文本本身進行理解,對於這種人,本書完全是一種多餘,幸運的是這樣的人太少太少,對本書的推廣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不幸的是這種人太少太少,影響了社會大踏步的進步。名著有何意義?我們剛才似乎懸置了這一問題,或者說我們隻是回答了不同的人可能認為名著有何意義。在這不同的回答之間要判別高低正誤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事。以往介紹名著的書大多是在這一點陷入主觀評價的陷阱之中而迷失方向。本書並不想再步後塵,隻是想把名著放到人類文明演進的大背景中,用盡量流暢通俗的語言,客觀地講述每一本名著在人類社會文明演進中的重要地位,包括它的過去、它的影響,以及它的未來。
名著並不隻是一本本冰冷的書,由一些紙與墨構成,名著是一個個律動的思想,是人類精神中活的靈魂。在編寫本書的過程當中,作者愈發深切地感覺到名著的生命力的宏偉與磅礴。它的生命力就在於它並不是死去的故紙堆,它是一個個巨人的深思熟慮,它是洞穿世事後的犀利,它是偉大心靈對你毫無保留的敞開。
名著是難以理解的,它的思想與見地必然使它走在同時代的群眾前麵,它的深邃也使常識無法適應。布魯諾因走在時代常識的前麵而被投入熊熊烈火;伽利略不得不因其遠見而向常識懺悔。當時代終於追趕上過去的遠見時,它並不因為其過往的錯誤而自責,它可能還要繼續扼殺未來。名著是難以理解的,真正的偉大與深刻是無法用通俗的表達方式使人一覽無餘的。但它並不因此而與人類文明脫節,它總會通過種種間接的方式而影響世人。現代人的若幹常識並不是自然而然的,它在過去時代人看來往往就是不可理解的異類,正如今天的名著對於庸人。
本書其實就是名著對世人發生影響的間接方式之一,它是寫給中國讀者看的,它通過幫助包括青年人在內的讀者理解難於理解的名著而使巨人與讀者交談,使曆史與現在溝通。文藝複興以來,科學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對人類自身的自由,其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在這個過程中,科學思想得以沉澱,科學觀念得以普及,而這一曆史的真正見證者和推動者,當屬科學名著。擺在讀者麵前的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個載體,它承載著科學的過去,人類的過去,同時也預示著科學的未來,人類的未來。這就是名著的意義。
本書打破了科學名著傳統的按學科分類的方式,而是以讀者易於接受的形式分為“科學思想”和“科學普及”兩大類,各類內部以名著成書時間為序排列。需要提及的是,由於中國的科學名著較少,本書選取了三篇,置於“科學思想”的結尾,以便一目了然。本書每篇分為三部分:1.作者簡介;2.內容提要;3.精彩語錄。“作者簡介”,主要介紹作者的生平、科學成就、曆史地位。“內容提要”,主要介紹其論著的內容、影響、價值和地位。“精彩語錄”,摘錄其論著的精彩片段。科普工作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深入淺出地介紹科學原理殊非易事,本書在作這方麵的嚐試,一定會有不成熟之處,懇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編者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