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析列引論
辯論時針對論點先列舉出正麵或反麵的事例,通過對例子的剖析而引出論點。這樣可以由實而虛,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大眾在認識事物方麵由感情進而理性的客觀規律,使辯論顯得自然、生動、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
五、設問過渡
在辯論當中充分運用層層設問的方法,一問一答,層層深入地引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把聽眾的思路步步深入地帶入自己的範圍內,富於啟發性,辯論也絲絲入扣,極具條理性,條分縷析,論點鮮明,步步為營。
辯論演講中的核心問題,不僅在於列出自己的論點,並充分證明其真實性,更在於要充分打擊論敵。要打擊論敵,就要先發製人,保證首次打擊的效果。這就要求在論敵亮出論點,陳述自己的理由時,你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從中察覺出對方的暗中埋伏,並抓其要害,在自己發言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另外,還可以事先選一個對方絕對無法否定的關於雙方爭論的事由的有利於己方的定理,以無可辯駁的責問方式,在對方論證到這事由時,當麵質問對方,堅決要求得到答複。如果對方回避躲閃,避而不答,可以緊緊相逼,追問其不答理由,或其答複不能令人滿意甚至不能自圓其說之處,或者在對方以退為進轉而攻擊你方時,因為你方早有準備,即可胸有成竹地立即進行反駁,使其全線潰敗。
利用戰機,無往不勝
辯論演講,總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製約下進行的,不把握好辯論與時間、空間的關係,辯論就難以取勝。這就要求充分利用辯論與時間、空間的關係,以達到戰勝對方的目的。
一、利用好環境
言論要與環境場合相適應。俗話說“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辯論也應注意場合。空間本身是不具有內容的,由於辯論雙方發表辯辭時,空間具有傳遞視覺信息的作用,因而視覺的空間三維性,也就成為辯辭結構的組成部分,而辯論也要依賴傳遞視覺信息幫助辯論內容的表達。善於巧妙地適應特定的環境,從而應用語言技巧,可以對聽眾顯示出強大的吸引力。
二、把握好時間
把握時間就是要掌握辯論的“火候”,要善於捕捉“論”和“辯”的時機。時間的特點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辯論的時機還可以說是指辯論的順勢,即出現有利於己的時機,要及時抓住,大舉進攻,或發起反攻。
把握時機,就是要做到趨時、及時和適時。
趨時,即命題、論點要符合當前的社會傾向,從而與聽眾貼近,善辯的人往往會把時代的力量引為自己的力量。
及時,是指根據當前對手的傾向,以及敵我雙方關係變化的需要,把握有利時機置辯。如果稍有失誤,就會使對手乘風而上,自己會因錯失良機而導致不可挽回的敗勢。
適時,就是指看準了該說的時候再說,別人對你的言論就不會厭惡。適時,即在辯論時,掌握當說與不當說。克敵之語要說在關鍵之時,辯詞中的攻與守,均要適時而發,才有助於辯論。
在辯論中,等待時機是下乘,尋找時機是中乘,而能夠創造時機才算是上乘功夫。
辯論演講講究以理服人
不管是日常生活中的辯論,還是專題辯論,要想說服對方,都必須有理。在不同的辯論場合下還要講究不同的方法策略。
賽場辯論
賽場辯論是具有組織形式的按照固定規則,作為競賽項目的演講活動。賽場辯論具有很強的表演性,也有人說賽場辯論是對日常辯論和專題辯論的模擬演練。
1.從辯論的目的上看
賽場辯論的主要目的不僅是達到對真理的認識,而且通過比賽可以訓練辯論能力、演講技巧。因此,賽場辯論是以擊敗對方為主要目的的,而說服對方已退居其次了。而日常辯論和專題辯論都是以說服對方為目的的。
2.從辯論的內容上看
賽場辯論對事不對人。雙方都針對對方觀點展開辯論,在辯論技巧、現場表現力等方麵壓倒對方,而不涉及對方人品、能力、行為、習慣等。在辯論內容上隻要可以就自己的論據對論點“自圓其說”,駁倒對方即可取勝,這裏不存在勝方的觀點一定代表真理、敗方的觀點代表謬誤的結論,而日常生活辯論和專題辯論內容的範圍更廣些,可以允許針對對方的人和事,可以就對方某個觀點或行為、某種品行進行辯論。
3.從辯論的表達方式上看
賽場辯論不考慮心理相容的表述方式,而采取更為激烈的論戰形式,可以刺激對方,甚至故意激怒對方,使之激動,甚至失態,這樣對己方才更為有利。而日常生活辯論和專題辯論表達方式相對平和得多,語言委婉,盡量采取不傷害對方自尊心和刺激對方情緒的方式來表達。
4.從辯論結果來看
賽場辯論雙方都想方設法,以充分的論據和有力的反駁使對方失利,同時以自己的犀利言詞、優雅態勢,爭取聽眾和評委的好感,從而最終取得勝利。而日常辯論和專題辯論一般不需要評判,隻需考慮如何說服對方,比較注重實際,以理服人,注重深遠的影響和效果,而不是由演講技法造成的簡單輸贏。
5.從辯論的組織程序上看
賽場辯論是一種競賽,要嚴格按照規定、組織程序和競賽規則來辯論。相對來說,日常生活辯論和專題辯論就不那麼注重形式,不那麼嚴格了。
專題辯論
專題辯論就是在某種場合裏,對某一領域或某一部門的特定議題進行的辯論。專題辯論包括法庭辯論、會議辯論、外交辯論、談判辯論、畢業答辯和競選辯論等。
專題辯論,有固定的論題。辯論雙方是平等的,發言機會均等,在一方發言時,另一方是不可以打斷其講話的。
一般專題辯論都是具有公開性的。專題辯論的論點論據都經得起推敲,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聽眾可以從專題辯論中增長見識,了解未曾攝取過的知識。
日常生活辯論演講
日常生活辯論演講是最常見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可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們,難免會在某些問題上產生矛盾和衝突,且會自認為站在真理一方,自己是有道理的。這樣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和衝突,就需要會應用辯論的手段,各執其詞,據理力爭。
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辯論應是有意義的,是值得一爭的有關原則、立場等可以辯論出結果的問題,至於生活瑣碎小事一類非原則性的問題,沒有爭的必要,不必大動幹戈決一雌雄,爭之無意,何苦興師動眾?不如多多包容,以免給人以斤斤計較之嫌。日常生活辯論還要求胸襟開闊,心懷寬廣。辯論雙方為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可以展開激烈的論戰,但彼此之間要相互尊重人格,要有尊重真理的氣度,不能為了個人意氣和私利而爭辯,也不應為辯勝而采取不當手段,應站在平等的立場上采取“有理不在聲高”、文雅的辯論方式,而不宜采取言語尖刻、冷嘲熱諷、挖苦謾罵的形式,更不可以進行人身攻擊,那樣就不屬於辯論的形式了,而是言語鬥毆,是不足取的。爭論中難免遇到衝突和彼此情緒激動的情況,這就要求雙方有容人雅量,彼此克製應以理服人,對於非原則問題,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主動撤離退出,不與其爭反而顯示了容人的襟懷大度。
在日常生活辯論時,應把握好分寸,注意禮儀及自我形象。盡量避免言辭過激,引起爭執。要就事論事,千萬不要揭人瘡疤,老賬新賬一起提,傷人傷己。爭辯的道理說清即可,點到即止,也不要得理不饒人,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顧全大局。
在爭辯中為使矛盾不激化、升級,應避免直接否定他人,而是委婉地將自己的觀點巧妙地擺出來,爭辯的語言最好短小集中,有高度的概括性,以求短、平、快地解決問題。
分析辯題,了解對手
分析辯題和了解對手是辯論演講要進行的兩個基礎工作。也是辯論演講成功的重要條件。隻有對辯題進行深刻的分析才能全麵地把握辯題,找到對手的薄弱點。了解對手則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更全麵地為辯論做準備。
辯論前的準備——分析辯題
辯論,也有人稱論戰。戰,即充滿刀光劍影,有勝有敗。把辯論說成是兩軍對壘,說成是一場戰鬥,並不是誇大其詞。因此要想取得辯論的勝利就必須充分做好準備工作。
辯題是雙方爭辯的對象,分析清楚辯題後才能明了爭論什麼、怎麼爭。也隻有清楚了辯題是什麼,才可以確定辯論的範圍。對辯題的分析,是辯論的基礎。在辯論前要做充分準備,包括自己對該題的看法,有哪些論據;對方有可能從哪方麵論述;依據是什麼;如何批駁;等等。隻要做到準備充分,知己知彼,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以有的放矢,穩操勝券了。具體分析辯題,要從以下幾方麵著手來進行。
1.確定題義
確定題義,即認清辯題的內涵。隻有了解了辯題的題意,才可能做出符合己方利益的解釋,使辯論有了確定的航向。
2.確定辯題的重點和核心
核心是辯論中對辯題爭論的焦點,要想克敵,需一拳打中其要害,隻有抓住辯題的核心和重點,才能避免膠著狀態及糾纏不清的狀況出現。
3.使辯題簡化
通過對辯題的分析,可以使辯論者清楚地分出有利及不利因素,這樣可以簡化論題、集中矛盾。對辯論雙方有分歧的矛盾焦點加以論述即可,不必顧及雙方可能共識的問題,這樣去繁就簡,可以略去一時辯不清或不便於辯論的問題。
進行調查研究
在清楚了辯題的核心和實質,確定重點之後,就該圍繞論題進行材料的收集。一般來講,辯論者對於材料的收集應從正反兩麵去做準備。一方麵圍繞已定己方觀點,羅列出分論點及論據例證;另一方麵要站在對方立場上,找出相應的材料,設想出對方可能持有的中心論點、分論點及有利的論證材料,並且針對對方可能會持有的這些論點、論據而收集可以反駁他們的材料,做到有備無患。
了解對手,尋找對策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辯論之前對對手的情況了如指掌,就可避免倉促應戰的緊張局麵,可以針對對手采取不同的策略,這樣可以從容不迫地應對,以達到贏得辯論勝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