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語音語調的運用(2)(3 / 3)

狗汪汪地叫。

擬態:

波濤滾滾地湧來。

運用修辭手段使語調變化多姿

演講中常常把相同或相似的語言單位排列在一起使用,給人以整齊一律、氣勢貫通、怡情悅目的美感。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運用修辭手法中的排比、對比、對偶、回環、頂真等。

比如道格拉斯的一段演講:

“為了你們,也為了我們,我真希望這幾個問題能有肯定的回答!要是我的任務不致如此繁重,我的擔子不致如此壓人該有多好!然而,有誰會這樣冷若冰霜,以至民族的同情心也難溫暖他的心?有誰會這樣頑固不化,對於感恩的要求毫無反應,雖然不願意滿懷感激地承認獨立給我們帶來的無價恩惠?有誰,會這樣麻木不仁,這樣勢利,在四肢解除奴隸製的枷鎖之後,仍不願為國慶節日獻上頌歌?”

以上這段演講運用排比,語氣強烈,感情充沛。

對比在演講中也常見:

“原來的貨幣所有者,現今變成了資本家,他昂首走在前,勞動力所有者,就變成他的勞動者,跟在他後麵。一個笑眯眯,雄赳赳,專心於事業;另一個卻畏縮不前,好像是把自己的皮運到市場去,沒有什麼期待,隻期待著被搜刮似的。”

這段演講詞運用對比活生生地刻畫了資產階級的狂傲、奸詐和威勢,也描繪了被統治者的悲慘處境和苦難命運。

運用回環和頂真均可收到語氣流暢、結構嚴謹,互相映照,循環往複的妙用。

回環例:科學需要我們,我們更需要科學。

頂真例:希望是附屬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演講中如果不求變化,過分地使用以上修辭手法也不行,顯得單調、呆板,有矯揉造作之嫌。

讓演講口語化的方法

1860年,阿伯拉罕·林肯競選總統時發表了下麵一段風趣的演講詞:“有人打電話問我有多少銀子,我告訴他們我是一個窮棒子,我有妻子和兒子,他們才是我的無價銀子。我租了一間房子,房子裏有一張桌子和三把椅子,牆角有一個櫃子,櫃子裏的書值得我讀一輩子。我的臉又瘦又長且長滿胡子,我不會發福而挺著肚子,我沒有什麼可以蔭庇的傘,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你們。”

這段演講類似於一首百字歌,通俗淺顯,生動易懂,使林肯贏得了勝利。1861年至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倫敦的《星期六評論報》告訴讀者:“美國人民有一個十分優越的條件,就是他們現在的總統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國家元首,還是全國第一位愛開玩笑的人。”

演講中要多用貼近人們現實的輕鬆自然、通俗流暢的口語。如多選用兒化名詞、象聲詞、疊音詞、語氣詞、民諺、歇後語等。但有很多演講者很難做到這一點,他們的演講似乎每一句話都是經過精心雕琢似的。請看下例:

“探索,貫穿於人類前進的每一步,自從地球上誕生了人類以後,探索就成為了人類的主旋律,探索就成了人類忠實的伴侶。它伴隨著人類發現一束又一束真理的光芒,伴隨著人類一步又一步從愚昧的沼澤走向文明的淨土,伴隨著人類步履艱難地從黑暗的蒙昧時代步入光明的理性時代……”

這段演講中長句多,最長達27個字,深奧的詞語多。“愚昧的沼澤”、“文明的淨土”,表現這樣的文字時,很難講得出口的,隻能是“念”或“誦”,因此缺少感情。

演講表達的口語化要注意:少用文言詞,多用現代詞彙;少用方言詞,多用通用詞彙;少用書麵語,多用口語詞彙;少用抽象語,多用形象詞彙;少用學術語,多用普通詞彙;少用連接詞,多用動態詞彙;少用成語,多用俗語。

演講如何科學運氣和正確練聲

演講要講究運氣的科學性,科學的運氣發音可以使聲音更加甜美、清亮。而正確練聲,則能克服聲音的單調乏力,這都是演講語言技巧的兩個重要方麵。

演講要科學運氣

科學的發音取決於科學的運氣,有些演講者時間稍長點就底氣不足,出現口幹舌燥、聲音嘶啞的現象,此時,隻得把力量集中到喉頭,使聲帶受壓,變成喉音。

“氣乃音之師”。氣息是聲音的原動力,科學地運用運氣發音方法可使聲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達到這個地步,平時要加強訓練,掌握腹胸聯合呼吸法。其要領是:雙目平視,全身放鬆,喉鬆鼻通,無論是站姿還是坐式,胸部稍向前傾,小腹自然內收。

吸氣方法是:擴展兩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腰帶漸緊,後腰有撐開感。橫膈膜下壓腹部擴大胸腔體積,小腹內收,氣慣“丹田”。用鼻吸氣,做到快、靜、深。

呼氣方法是:控製兩肋,使腹部有一種壓力,將氣均勻地往外吐,呼氣時用嘴,做到勻、緩、穩。

這樣的呼吸方法可以進氣快,到位深,運氣長,好控製。

演講要正確練聲

聲帶發出來的音是單調乏力的,隻有經過頭腔、口腔、喉腔、胸腔等共鳴腔的控製才能產生洪亮悅耳的聲音。要麼激昂高亢一瀉千裏,要麼清澈流轉娓娓道來,要麼平緩深沉寬厚低吟。

人的共鳴腔以咽腔為主分為中、低、高三區。中音共鳴區就是咽腔共鳴,指硬、軟齶以下,胸腔以上的各共鳴腔。高音共鳴區指鼻腔共鳴,頭腔共鳴,可獲得深沉、低緩的聲音。應用、控製各個共鳴腔並求得整體配合可美化音色,加大音量,使聲音變化無窮。

下麵介紹幾種練習方法。

1.“哼鳴”練習

放鬆喉頭,把“哼”的感覺置於歎氣的呼吸狀態上。練時不能太緊。檢驗方法:哼唱時看嘴巴能否靈活動作,可以則為正確。

2.半打“哈欠”

半打“哈欠”,即閉口打一個哈欠,喉嚨呈打開狀,軟齶提。

3.氣泡音練習

嘴閉,用輕勻的氣流衝擊聲帶,使之發出細小的抖動聲。

4.模擬汽笛長鳴“di——”

可平行發音,也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變化進行。

5.模擬聲樂節奏發“mimimi,motmotmo”

6.呼喚練習

假設一個對象分別處在50米、100米或更遠點,大聲拖喊:“小程——等一等!”

7.音階層遞練習

由低到高,由高到低或高低變化層遞訓練。

8.誇張四聲練習

山——清——水——秀;風——調——雨——順;陰——陽——上——去;逆——水——行——舟;刻——骨——銘——心;胸——懷——廣——闊;鯤——鵬——展——翅。

幾種常見的發音缺陷

常見的發音缺陷有用鼻音說話,說話尖音,聲音沙啞,含糊不清,聲音單調乏味或者語速太慢或者太快。這些都將影響演講者的表達,是任何一個演講者都必須克服的發音缺陷。

鼻音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然後說“厄……哼……嗯……”,你的手指便會感到發音所引起的鼻部的顫動,這就是鼻音。

用鼻音說話很容易給人裝腔作勢、忸忸怩怩的感覺,這是一個極具損壞個人說話形象的缺點。

為了避免用鼻腔說話,說話時嘴巴要張開,上下齒間保持半厘米距離,不要像玉米軸上的兩列玉米粒緊緊靠合在一處,要用胸部產生共鳴。

尖音

我們常見的提高嗓門喚小孩子的聲音就是尖音,說話音尖,脖子粗大,血管和肌腱像繩索一樣凸起,下顎附近肌肉緊張,這聲音聽起來就像海鷗叫聲一樣尖銳。尖聲比鼻音還難聽,治療尖音,首先要努力減輕生理緊張,放鬆你的下顎、舌頭、嘴巴、聲帶。

低語

有人說,低語是聲音的鬼魂,即喪失了大部分語調和共鳴的聲音。我們可將手指放在自己喉頭上,以正常音量說一兩句話,要完全沒有顫動感,沒有嗡嗡聲,就是在用低語說話。無人時的自言自語,佛前祈禱都是低語的。但用低語說話,常會將語句中整個音節省略,聽起來使人昏昏欲睡。

沙啞

如果不是因為感冒、抽煙和其他疾病,聲音沙啞是不適當的呼吸造成的,說話時氣流作用於聲帶強度過大,使聲帶很疲勞,聲音就會沙啞。沙啞的聲音有的因特殊也會產生好聽的效果,但終非長久計,須想辦法調整。

含糊不清

有的人說話時嘴裏像含了一個什麼東西一樣含混不清,說出來的話就像黏在一塊,有時整個字詞都省掉了,這種人說話時嘴唇好像不大動,我們常常把這種咬字不清、發音低濁、語言含糊的說話者稱為囁嚅者。

單調

說話聲音單調乏味,說起來像個節拍器“嗒、嗒、嗒”或漏水的水龍頭“滴、滴、滴”,像機器人說話沒有音調的變化,沒有色彩。正常的聲音包括12~20個音符的音階,說話單調的音符大概不超過5個。

語速

說話太快或太慢,都會讓人聽起來不舒服,前者讓人覺得喘不過氣來太緊張,後者讓人昏昏欲睡。正常的語速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標準,電台新聞聯播播音員的速度為每分鍾350字左右,教師課堂講課以每分鍾200~250字為宜,平時說話的速度不宜固定,如果不包括增加效果的停頓和情緒變化的影響,一般比朗讀慢一些,每分鍾160個字左右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