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風與嘴的距離一般在一拳左右,太近了氣粗聲大,容易產生噴話筒的情況,一些送氣音節(如怕、他、可、去、其等)更是明顯,要注意把握好;話筒也不能太遠,太遠了聲音傳不出去,尤其是敏感度不高的話筒,太遠了等於沒用。
麥克風不要放在嘴與地麵平行的直線上,應低於嘴唇,放在嘴的下部且與嘴成45°角,這樣才能靈活運用,否則會出現抬頭時被話筒攔住臉部的情況。
調好麥克風的位置後,不要用手去敲,看有沒有聲音,也不要用嘴吹,這些動作很不雅觀。可檢查麥克風的開關是否開了,麥克風的開關向上是開,向下是關,這是國際統一的。
有時可能沒有話筒架,那麼麥克風隻能拿在手裏了,握麥克風時不要太緊,握得太緊手容易顫動,會使聽眾以為你很緊張。可以握成拳狀,也可握成抓狀,但一般采用前者。不要隨意換手,如果要換,一定要配合好動作進行。
演講者根據場地的大小和麥克風的性能以及聽眾情緒的靜噪情況,可以靈活調整嘴巴與麥克風的距離。場地大,尤其是在室外,或者麥克風性能差、聽眾浮躁不安、人群中有聲音時,可以近點,否則應遠點。
各種麥克風的使用
一、固定式麥克風
固定式麥克風使用最為普遍,這種麥克風在講台上經常看到。
使用固定式麥克風的最大好處是雙手可以騰出來,便於演講者整理講稿或調整視覺道具。其明顯的缺陷是話筒的位置無法移動,演講者必須始終站在它前麵,給人的印象比較死板。
二、懸掛式麥克風
懸掛式麥克風一般十分小巧,演講者可以把話筒別在衣服上。對演講者而言,懸掛式麥克風比固定式麥克風稍勝一籌。演講者不僅可以騰出雙手,同時還可以四處走動,形式更加靈活。使用懸掛式麥克風的缺點是,配線較長,繞來纏去的,不是掛著這,就是掛著那,常讓演講者感到為難。選擇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
三、無線式麥克風
無線式麥克風堪稱盡善盡美!它吸取了固定式、懸掛式麥克風的優點,更突出的是此類麥克風根本無需配線。無線式麥克風有一個小型的接收器,使用時你要把它別在腰帶上,這樣你便可以在演講過程中隨意走動。現在的服裝與以往大不相同,在沒有腰帶的情況下,如何安放接收器可能要讓你費神,或是夾在褲扣上,或是夾在襯衣上。實在沒有辦法,你就隻好把它拿在手裏,但這多少會有些不方便。
四、手握式麥克風
手握式麥克風的最大優點是在使用時你可以四處走動,但不方便之處是多少會影響你肢體語言的發揮。另外,由於一隻手被占著,你很難再去整理講稿或調整視覺道具。
用圖畫幫忙
圖畫比聲音更容易讓人接受。研究表明,由眼部傳至腦子的神經要比由耳部傳至腦子的神經要多得多,而且科學證明人對眼睛的刺激物的注意,比對耳朵的刺激物的注意要多二十五倍。所以,如果你希望讓聽眾聽得更清晰,就把你的要點生動地描畫出來,把你的意見圖像化,可以看見。
一位經理人員曾說:“我認為一個人不能隻依賴講話而使人了解,獲得並抓住旁人的注意力,隻要可能,最好用圖畫幫助說明事物。圖解要比空言容易說服人;而圖畫則比表解更容易使人深信。表達一個題目的理想方法,是把那個問題的各個細節都用圖畫表示,文字隻是用來將它們的關係連接在一起。我早已發現與人有交涉時,一幅圖畫比我所能講出來的任何話都有價值。”
當然不是每種題目,或任何情形之下都可利用圖畫表現。但讓我們遇到適當的機會就應用它。它較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使之發生興趣,而我們的意思也可以加倍清楚明白。
要盡可能多的用圖片來顯示你的觀點和內容。一般來說,統計表要比文字更加直觀,而圖畫又比統計更具說服力。比較理想的說明方法是盡量把題材圖像化,文字僅用來串聯組合那些圖像。一幅圖畫,有時要比千言萬語有用得多。
假如演講者要用圖或統計圖,應該準備得大一點,讓每個人看清楚。可是也不能做過了頭,過多的圖表往往讓人生厭。聽眾們需要的是簡單易懂的圖表,而不是精致的藝術品。
要使圖畫發揮更大的功用,使用圖畫時要注意下麵這些細節:
把要用的東西拿開,直到需要時再拿來用。
展示的東西要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看得清楚。
不要在講話當中傳遞展示品,那會使聽眾轉移注意力。
展示物品時,要直立高舉起,使每個人都看得到。
動態的展示要比靜態的展示讓人印象深刻。示範表演便是很好的展示方法。
別看著展示品講話。記住,你要溝通的對象是聽眾,而非展示品。
如果可能的話,展示品一展示完畢,便立刻收起來。
在使用展示品之前,不妨略顯神秘。可將展示品置於身旁的桌子上,用東西蓋起來,如此可引起聽眾的好奇心和興趣。
布置並管理好會場
演講一般需要在一定的場地進行,布置好演講會場,並且能讓會場的設備都配合自己的演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演講準備得很充分,可是開始演講時你發現現場的話筒壞了,炎熱的夏天空調的製冷卻出了問題,這樣的情況對演講的發揮破壞作用非常大。怎樣才能保證演講的效果呢?怎樣才能不讓這些異常情況發生呢?
布置演講會場的基本要求
演講會場的布置也有講究。布置時要注意下麵幾點:
首先,演講會場必須要保持空氣流通。對演講而言,清新的空氣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新鮮的空氣,就難以使聽眾保持頭腦清醒。
其次,演講會場場內光線要充足,並且要讓光線照在自己的臉上,以使人們能看清你的表情,根據演講的情況變化的表情,是表達意思的重要方式。有的時候,表情比說出來的話更有力量。還要注意,你站的位置要適當,要站在一個光線最好的地方。如果你站在光線下麵,你的臉上必為陰影所掩映,如果你正站在光線的前麵,則會把整個光線遮住。
再次,講台上勿放零亂廢物,如那些地圖、字樣、桌子以及許多布滿灰塵的椅子等廢物等都要清除掉,也不要在演講台上陳設任何引人注目的東西,以便聽眾把注意力都集中於演講者身上。
最後,其他人不要坐在演講台上。如果講台上坐著別的賓客,他們一定會不時有點小動作,他們略有動作時,一定會引起聽眾對他們的注意。這對演講者本人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最好不要請其他人坐在講台上。
檢查會場的注意事項
演講前的準備和檢查工作必不可少。最好是自己親臨現場對會場的設施檢查一下。檢查時注意下麵這些細節。
1.是否有專門的講台
講台是否配有燈光?燈光是否完好、是否隨時能用?是否準備了備用燈泡?講台的高低是否能夠調整?你如果個頭不高,是否預備了踏板?總之,一切都應該在演講之前準備就緒。
2.相關的演講設備是否齊全、完好
有必要試一試,讓你的助手聽聽效果。麥克風的高低是否合適,使用時是否需要踮著腳或彎著背?坐在角落的聽眾是否能聽到?音量大小是否合適?是否有回音?麥克風的開關在什麼地方?
3.座位的情況如何
聽眾脫去外套就座後是否感到舒適?記住,聽眾坐好後,一般不希望有人去打擾他們,那會使他們自己覺得有點像小學生。另外,聽眾座位的安排應考慮演講的因素,如果有什麼差錯,盡量在聽眾到來前進行調整。
4.舉行演講的房間是否有窗戶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窗戶是否配有厚重一些的窗簾?必要時窗簾可以拉上,便於演講者使用幻燈片。
5.照明設備是否完好
有必要試一試。在你麵對聽眾時,燈光是否刺眼?一般情況下,講台上下的光線應保持一致。你頭頂的裝飾燈是否讓聽眾感到晃眼?是否能考慮替換為聚光燈?是否還要進行適當的調整?
6.不用麥克風是否能聽見
如果可以,最好不要使用擴音設備。
7.會場是否隔音
這一點相當重要,原因是你無法預先知道誰會在隔壁。如果隔音出現問題,聽眾就很難集中注意力。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你要掌握維修人員的姓名和聯係方式,如果出了差錯,他可以幫助你解決問題,如更換保險絲、燈泡,調整空調設備等。
注意,既然是你來舉行演講,就要對會場情況負責。為保障演講順利進行,你不僅需要知道會場的基本情況,還要掌握會場的具體安排,如會場的大小、座位布局方式、照明等相關事宜。所有的準備工作都要你自己去落實、完成。除此之外,在演講開始前,還必須提前到達會場,以保證充分的時間再做必要的調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