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1】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1 / 2)

【附錄1】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2009年11月9日修訂)

中國新聞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者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新聞實踐,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恪守新聞職業道德,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敬業奉獻、誠實公正、清正廉潔、團結協作、嚴守法紀,做到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

第一條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把堅持正麵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統一起來,發揮黨和政府聯係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1.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及時傳播國內外各領域的信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新聞信息需求,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2.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把人民群眾作為報道主體和服務對象,多宣傳基層群眾的先進典型,多挖掘群眾身邊的具體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運用群眾的生動語言,使新聞報道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

3.積極反映人民群眾的正確意見和呼聲,批評侵害人民利益的現象和行為,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的正當權益。

第二條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麵宣傳為主,唱響主旋律,不斷鞏固和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輿論。

1.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服從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不動搖,著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2.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決抵製格調低俗、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內容;

3.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著眼於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堅持準確監督、科學監督、依法監督、建設性監督;

4.采訪報道突發事件要堅持導向正確、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全麵客觀報道事件動態及處置進程,推動事件的妥善處理,維護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

第三條 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要把真實作為新聞的生命,堅持深入調查研究,報道做到真實、準確、全麵、客觀。

1.要通過合法途徑和方式獲取新聞素材,新聞采訪要出示有效的新聞記者證。認真核實新聞信息來源,確保新聞要素及情節準確;

2.報道新聞不誇大不縮小不歪曲事實,不擺布采訪報道對象,禁止虛構或製造新聞。刊播新聞報道要署作者的真名;

3.摘轉其他媒體的報道要把好事實關,不刊播違反科學和生活常識的內容;

4.刊播了失實報道要勇於承擔責任,及時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響。

第四條 發揚優良作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品德修養,提高綜合素質,抵製不良風氣,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