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亮說:“生意人最忌諱的就是無節製花錢攀比,我堅決反對在兩湖會館落成之慶典上花巨資擺譜,要擺何不在做生意上多下功夫?花銀子擺譜算何門道?”
“花銀子擺譜就是顯示我兩湖商會之大氣”劉長林反駁說:“借兩湖會館落成之慶典,宣揚我們兩湖商會經濟實力,招致外省竹木商而至,這實際上是為我兩湖商會大造聲勢。”
“我並不反對造聲勢,但少花錢一樣可取得效果,關鍵在於如何策劃,一味追求大排場,浪費銀兩,隻會加重我商會之負擔!”
劉長林有些激動了,他霍地站了起來說:“我們就是要講排場,就是要把慶典搞得熱熱鬧鬧,讓全湖北,乃至大清國都知道鸚鵡洲的兩湖商會,至於你說的加重負擔,你可以少出錢,或不出錢,但絕不可以節儉為借口把慶典搞得像娶小妾,使兩湖商會在一些竹木商眼裏矮半截,被誤認為是窮家小戶。”
“兩湖商會的實力豈可憑一次慶典就能下定論的?竹木商所看重的是經營規模,看重的是你碼頭上有沒有堆積如山的木頭,你手裏有沒有銀子,而不是看重的搞一些花裏胡哨的把式。”
“聽你的口氣好像沒必要搞慶典?既然這樣,那又建他娘的會館做麼是呢?還不如把建會館的錢分了了撇!”
詹耀湘見劉長林與何星亮爭論針尖對麥芒,恐傷和氣,於是連忙加以治,“你們兩個爭了半天也沒爭出個明堂,還是聽聽大家的吧。”詹耀湘問胡宜迪,“你一直未發話,不知你有何見解?”
其實胡宜迪也不大讚成大操大辦,他的下河幫才組建三年,放了兩回棑,賺的錢隻夠幫裏吃飯,但他又不敢反對,主要還是怕表弟埋怨他沒站在他一邊,所以當詹耀湘問起,他來個折中,“既然大家爭論不休,何不抓鬮呢?看哪邊人多,就采納哪邊的意見。”
“你還不如說要鸚鵡洲全湖南人來抓鬮!純粹娘的酥主意!”
劉長林把胡宜迪出的點子頂回去。會場一時陷於沉靜。
爭認怕引起不和,不爭論又難形成統一意見,詹耀湘此時倍感無奈。他掃視了在座的一眼,把目光停留在陳孝林身上。
陳孝林向他一笑。詹耀湘說:“你也不要當看客,你也是會首老爺,說說你的意見吧。”
陳孝林說:“我是湖北人,不好發表意見,讚成節儉,得罪劉大哥,讚成隆重,又得罪何大哥,更讓我為難的是,我怕有人罵我是奸細。”
“小心眼了,是不是?”詹耀湘笑了,“就算有人罵你是奸細,你畢竟參與進來了,今天的場麵你也目睹了,想以此搪塞,蒙混過關?我看過不了,還是快說說你的看法吧。”
劉長林也著急,“不就是要你談談看法嗎?怕個雞巴!”劉長林說話好罵罵咧咧,他對在場的人說:“你們都給老子聽好,那個敢罵孝林是奸細,老子跟他娘的沒完!”
何星亮也催陳孝林,他說,“連劉臭嘴都發話了,你還有何擔心的?你隻管把心放在肚子裏,他不罵你,沒人敢罵!”
“好你個何犺犺,抓住機會就把老子作踐一番,難道老子前世拉屎拌飯你吃了,今生非要報複我?”劉長林笑著回敬:“好,算你龜兒子有板眼!”
“好了,兩位大哥就不必打嘴仗了。”陳孝林說:“不就是要我談談想法嗎?在坐的都比我年長,說錯了挨幾句罵有何妨?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就六個字‘花小錢,辦大事’。我們隻要把握住兩點,一是有選擇的邀請嘉賓;二是以出乎意料之外的慶典儀式,是完全能達到我們所預想的效果的。”
陳孝林稍停,又說:“我先說說邀請嘉賓。邀請嘉賓應少而精,憑邀請嘉賓的顯赫地位或經濟實力,同樣能為我兩湖商會壯聲威。邀請官場的嘉賓就三個,巡撫,知府與知縣足已;生意場上邀請的嘉賓,以經濟實力雄厚者為對象,如漢口謙祥益棉布店的老板趙春山、天盛銀號的老板楊家榮、葉開泰藥店的老板葉名灃,還有那個英國毛子韋伯,楊泗會的就請孫大爹、曹大爹和曾子旭便可。我計算了一下,加上我們五府幾個會首,一共十五人,兩張八仙桌就夠,加上午間果品點心與晚餐,每人送一盒月餅,頂多二百銀子足矣。至於一些沒有邀請的小官吏和平時有往來的小商小販,等慶典完畢,隨便哪天把他們請到會館坐坐,喝點茶,送一件禮品,表示歉意,我想他們是不會在意的。”
陳孝林說著打住話頭,向在坐的掃視了一眼,見大家未提出反對意,而靜侯下文,於是接著又說:“我再說以出乎意料之外的慶典儀式。所謂出乎意料之外,實際上不外乎利用七月七這天,舉辦一場別開生麵的龍舟競賽。龍舟競賽比劃龍船更吸引人,那天前來觀看的人肯定人山人海,其場麵絕不亞於楊四會的慶典,甚至更熱鬧。賽場就選在我們辰幫碼頭至益陽碼頭之間水域,用木棑圍成一個長一裏,寬十餘丈,能容納六條龍舟同時比賽的場子。凡參賽者一人發一枚小紀念品,木雕鍍金龍飾佩。比賽過程由淘汰賽、複賽、決賽組成,第一名獎勵木雕金龍,另獎銀子五十兩;第二名獎勵木雕銀龍,獎銀子三十兩;第三名獎勵木雕朱紅龍,獎銀子二十兩。四至六名,不設獎,各發銀子十兩,以資鼓勵。頒獎由巡撫、知府、知縣、趙春山、楊家榮、葉名灃為獲獎者頒獎。另外,我們不能象楊四會那樣連看熱鬧的人都提供飯食,這樣會增加費用的。看熱鬧的本來都是衝著自己的參賽隊而來,即便我們不給他們提供食品,他們也會前來為自己的參賽隊搖旗呐喊,但我們給他們提供茶水。參賽隊員的飯食一律同我商會的棑工一樣,管兩頓飯,綠豆稀飯白麵饅頭,外加一碗紅燒肉,嚴禁喝酒,酒鬼豈能參加比賽,掉到江裏那還不真成了水鬼?”
眾人哄然大笑。此時會場的氣氛比先前輕鬆多了。
陳孝林繼續說:“七月七孟蘭會是祭祖節,就在會館大門外的碼頭上搭一高台,既可用於作為舉行會館落成慶典,又可用於嘉賓觀看龍舟賽觀摩台。會館落成慶典與祭祖並無區別,無非是求神,求祖宗保佑,僅在讚詞上多做文章。等嘉賓一到齊,先參觀會館。我們建的會館無論是風格,還是規模都會打動嘉賓,令嘉賓歎為觀止。慶典選在午時,麵對長江設案焚香,擺上貢品,向祖宗念讚詞,然後三鞠躬,鳴禮炮,此祭祖儀式既簡單,又莊重。祭祀完畢,嘉賓在台上就坐,觀看龍舟競賽。
陳孝林說完,從衣兜裏拿出一份賬單,遞給劉長林。劉長林一看,驚呼說:“一千兩銀子!你不會算錯了吧?”
陳孝林笑著說:“哪會呢,所有花銷都做過明細計算,甚至算到分厘毫。”
劉長林誇人也帶髒,他說:“你小子真有心窟眼,不愧為唐囉子的高徒,把他娘的精打細算都學到手了,好,不錯!”
詹耀湘接過賬單仔細地看了一遍,也連連稱道,他對陳孝林說:“你馬上把你剛才講的草擬成文字,以便在慶典儀式上好作安排。”他又問胡宜迪,“邀請嘉賓的請柬備好了沒有?”
胡宜迪說:“早已備好,就隻等確定嘉賓名字,填上便可送出。”
詹耀湘吩咐胡宜迪馬上向漢陽、漢口、武昌沿江碼頭的幫會發送請帖,邀請他們派龍舟隊來參加比賽。
胡宜迪點頭說:“好,我回去就著手辦理。”
陳孝林回到家中,連夜把白天在會上說的建議草擬了一份文稿。秀姑擔心問:“你給兩湖商會出主意,楊泗會的人會怎麼看?”
陳孝林說:“我想他們不至於這麼小氣吧。”
秀姑說:“你應該事先與曾子旭他們通氣,免得產生誤會。”
“我寧願被誤會,決不做兩麵人!”陳孝林說:“你以為我與曾子旭通了氣就完事?他才不相信你說的呢!再說此事也解釋不清,還不如不說好。”
第二天,陳孝林把寫好的書麵稿交給詹耀湘,經過再次開會討論補充,達成一致意見,便分頭準備。
陳孝林負責購買慶典儀式必需品;譚鼎元負責組織棑工們搭建觀摩台與布置龍舟競賽場地;胡宜迪負責龍舟參賽隊報名與競賽排定;詹耀湘、劉長林、何星亮負責接待嘉賓。
龍舟競賽的邀請帖子早已發出,報名參賽的龍舟隊竟達到兩百餘支,他們來自漢陽、漢口和武昌,主要是民間組織和自發組成。參賽的龍舟多半采用舢板稍加改裝而成,有的甚至直接將舢板拿來所用。
兩湖商會下屬的一些幫會,竟然隻派出一支隊伍參賽,不過都是從各個幫中挑選的精英。楊泗會派出六隻龍舟隊參賽,據說他們要拿下所有獎項,以示打壓兩湖商會之氣焰。胡宜迪將他們參賽的六支隊伍分配在同一組,正副領隊艾金章與曾東苟不依,並放出話來,“如果把我們的六支參賽隊分在同一組,便大鬧會場,即便是鬧得死人翻船也絕不善罷甘休。”
胡宜迪隻好將此事轉告所有會首,詹耀湘笑道,“就依他們,他們若真能拿下全部獎項,對我兩湖會館落成慶典影響,絲毫無損我兩湖商會之聲望,更何況參賽隊之多,鹿死誰手?難以定論。”
同治七年,農曆戊辰年夏季,兩湖會館終於建成完工。七月七這天,前來參賽的龍舟集結在鸚鵡洲沅水幫碼頭,點到誰的名,誰進入賽場,六條龍舟為一組,每組取第一名參加下一輪的淘汰賽,直至決出最後六名,進行決賽。
看熱鬧和前來助威的民眾估計在五六萬人左右,將一裏長的江灘圍得水泄不通。嘉賓觀摩台搭在賽場中間,坐在台上高高在上,整個賽場一覽無餘。由於參賽隊伍眾多,龍舟賽從一大早就開始了,此時正戰猶酣。碼頭上助威呐喊聲,夾雜著尖叫與咒罵,致使碼頭上的沸騰一浪蓋過一浪。 在兩湖會館這邊,前來參加落成慶典的嘉賓陸續抵達。兩湖會館門前沒有看熱鬧的人群,但由兩百名碼頭腳班組成的迎賓隊伍作歡呼雀躍態,仍不失場麵之隆重貌。
嘉賓的轎子停放在兩湖會館門前的空地上,五顏六色,招峰引蝶,惹人眼球。先來的嘉賓在會館前殿喝茶。
不一會兒,一條豪華的官船停靠在沅水幫的碼頭,隨後一頂官轎從船上抬上岸,一群護衛隨兩邊而行。官轎到了兩湖會館門前停下,從轎子裏走出湖北巡撫曾國荃。
迎賓隊伍立即振臂高呼:“歡迎,歡迎,歡迎巡撫大人光臨!......”
詹耀湘和其他會首上前迎接。詹耀湘向曾國荃獻殷情,盡找好聽的恭維話說,“時值我兩湖會館落成之際,然巡撫大人大駕光臨,使得我兩湖會館蓬蓽生輝,財門有慶!此番巡撫大人之光臨,不僅壯大我兩湖商會之聲威,而且還將永載湘商之史冊!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敝人假聖人之銘言,謹以鸚鵡洲兩湖商會全體同仁,向總督大人致以崇高謝意!”
兩湖商會的人將曾國荃迎進會館,先來的嘉賓立即出殿門相迎。嘉賓們稍作片刻歇息,便參觀兩湖會館。
眼前這座典雅莊重的會館,無論在設計風格上,還是在建築規模上,都遠遠超過了楊四會人新建的楊四廟。
會館占地麵積五百平方丈,其主體建築被高高聳立的院牆所包圍。臨街的一段院牆,每個牆跺都用石龜托石鼓作為支撐點,容力學與造型藝術為一體,精工點綴,妙不可言。前院開大園門,直徑上下一丈有餘,臨街而又麵朝長江。園門均采用寬大厚實的雕花圓形巨石搭建,園門外兩側,均由兩尊口銜石球的大石獅把守。站在門前空曠場地向大門看去,古樸凝重、大氣磅礴。
兩湖會館的主體建築堪稱鸚鵡洲建築史上經典之作。其建築分前後兩部分,之間由一大天井作銜接。前部為戲院,後部為廳室。前院和後院都設有容納千人以上的場地,青石鋪地,據說可擺下兩百桌酒席。站在前院場地上,仰視大殿,飛簷鬥拱,氣勢恢宏肅穆。從長條花崗岩壘砌的台階拾級而上,進入前殿內,映入眼簾的便是令人眼花撩亂的雕梁畫棟,上麵刻著“八仙過海”、“童子拜觀音”、“蓬萊瓊閣”之類的浮雕,造型各異、爭奇鬥豔,給人的感覺遐想連篇。殿內地麵方塊麻石鋪設,上沿建有舞台,殿內左右兩側均設能容納百餘座位的小型會議廳,會議廳上層三方劈為戲院包廂,坐在任意一間包廂內,對舞台一覽無餘。穿過天井便到達後殿,映入眼簾的是一大型會議廳,會議廳兩側是小型會客室,各間會客室均按順序掛有十八幫幫名。樓上分隔成一間間廂房,專供遠道而來的客商歇息。但後院大門設計就顯得有些隨意姓了,雖然高大,但造型僅為一般大戶人家的大門。不過在後殿左側,建有一方形碉樓,麻石壘砌,高高聳立,站在碉樓頂上向西北方遠眺,掃過一片與夾河相連的曠野,繼續遠眺,便是長於十幾裏的攔江堤與忽隱忽現的藥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