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朝北的天空出現了虹(第三節)(2 / 2)

崇陽縣有一股山匪盤踞踏獅嶺。此山匪作惡多端,既搶錢財又殺人。縣城有一戶四口之家,被這夥山匪搶了,大人和小孩全被殺光,其場麵慘不忍睹,令人落淚。縣城民眾聯名上書,一致要求官府剿滅之。無奈山匪盤踞的踏獅嶺險象環生,易守難攻。以往官府不是沒派兵攻打,但每次都徒勞而返,還損兵折將。因此,為了搪塞百姓之輿論,知縣隻好指派剛當上把總的陳孝林帶兵去走一趟,而且根本就沒指望這位年輕的把總有何建樹。不想這次陳孝林得手了。

陳孝林不僅比他的幾個前任勇猛,而且還足智多謀。他要士兵們在前山佯攻,吸引山匪,自己帶領十餘名武功高強的勇士,從後山懸崖攀上山頂,直搗山匪老巢。山匪們發現官軍抄了後路,頓時亂作一團。前山佯攻的大隊人馬趁勢攻上山頂,一鼓作氣,將山匪全部殲滅,並活捉山匪頭目,押往縣城。陳孝林也因此而受到了縣府的嘉獎。

第二次是解救人質。本來是一宗民事糾紛案,由於一方賄賂了知縣,該知縣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另一方打入大牢。家人不服,多次爭訴無果,兒子一氣之下將知縣的兒子劫持,逼迫知縣立馬放人,並還張貼告示宣布其父無罪。

陳孝林接到命令後,趕往事發地點,可是劫持者情緒激動,根本就不聽陳孝林的勸阻。劫持者把刀架在被劫持者的脖子上,以命相拚,要陳孝林把知縣叫來,並聲稱:“隻等一刻,若不來,便將他的兒子斬首。”

陳孝林隻好答應,連忙去清知縣。但令陳孝林沒料到的是知縣拒絕到場。知縣認為自己是一縣之最高長官,視威嚴如生命,寧肯不要兒子,也決不讓自己的威嚴掃地。反而還把陳孝林訓斥了一頓,“汝作為保我縣一方平安之把總,豈容這等事件發生?拿大清俸祿,保不了大清安泰,汝應感到臉紅!”

陳孝林的臉色鐵青,什麼也沒說,便返回現場。劫持者見陳孝林一人回來,情緒變得更糟了。邊叫囂,邊將刀刃往被劫持者的脖子上按,絲絲殷紅鮮血很快染紅了刀刃。陳孝林一咬牙,“唰”地發出一飛鏢,正中被劫持者握刀的手背。隻聽得“咣啷”一聲,劫持者手中的刀落地,幾個衙役衝上去將劫持者按倒在地。劫持者掙紮,叫喊,“你們殺了我吧!我就是變鬼也會找你們這些狗官報仇的!”

陳孝林站在原地像霜打了一樣,目送劫持者被衙役帶走。此事雖說化險為夷,可是對陳孝林震動很大。一整天,劫持者那狂躁的麵目在陳孝林腦海中時隱時現,攪得一夜難眠。他幹脆起床,到屋外踱步。也不知到了河時辰,便輕腳輕手地走進屋,收拾行裝,趁天還沒亮,便離家出走。

其實,陳孝林離家出走的念頭早已在他娶親的那天就產生了。婚後三天陳孝林每晚都是和衣而眠,其異常行為不得不引起新婚妻子警覺,因而當陳孝林還未到船碼頭,妻子早已抄近路趕到碼頭等候。

陳孝林想好了行動計劃,閉目養神。大約到了巳時,便脫去外衣,換上一身夜行裝,來到董府後院,然後向四周看了看,確定無人,便翻過院牆,潛入董府。他摸到一廂房外,透過窗戶往裏一看,隻見一中年男人正揉著一個約莫三十歲的妖豔女人在一個勁親吻,便飛腿踢門,瞬間朝該男子的後背打出一鏢,隨後急轉身朝屋外跑去,來到院牆邊,飛身一跳,翻過院牆,便消失在黑夜中。

第二天一大早,陳孝林來到知府對麵的酥香麵館打探消息,隻見董府大門緊閉,別無異樣。陳孝林心裏 “咯頓”一下,馬上斷定昨天晚殺的不是董振鐸。不然董府怎麼會沒有大動靜呢?原本以為殺了董振鐸,還馬家一個人情,誰知錯殺人了。

陳孝林想到這裏,屁股像似被凳子上的釘子紮了一下,“刷”地一下站起。他連早點也沒吃,便急衝衝地趕回鸚鵡洲。

董府的人被殺,除了董府的人知道,並沒有對外流傳,因為此事被知府董振鐸壓下來了。陳孝林所殺的那個人隻是董振鐸的一個師爺。董振鐸對他的二姨太與這個師爺有染,早有所聞,隻是一直未拿到把柄。所以董振鐸不但不認為這個師爺是替他而死,反而認為這是道上朋友或是親信在幫他清除心病,甚至他還想到了董家富。

董振鐸對下人簡單地交代了一句,“找口棺材把他葬了吧。”然後便去查看各個城門的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