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相關的調查發現,在即將達成交易的談判中,如果雙方都沒有主動地提出達成交易,結局往往是60%的談判將最終以沒有達成交易而告終,因此,如果不適時地主動提出交易,將會失去很多成交的寶貴機會。
3 擔心失去主動權
有些銷售人員認為,首先提出交易會給對方一種妥協感,生怕對方利用自己欲急於成交的心理,進行討價還價,最終導致自己的利益受損。從另一方麵來說,如果客戶主動提出交易,那麼銷售員就在交易中處於劣勢。因為如果客戶主動地提出解決方案,那麼銷售員與客戶的談判就隻好在客戶提出的方案上進行,而客戶提出的方案顯然是對客戶更有利的。因此,他們往往等待著客戶首先提出交易。結果原本可以達成交易的機會就在等待中白白地失去了。
4 害怕被拒絕
許多銷售員在即將與客戶就要達成協議時,反而對於達成交易的前景特別敏感起來,擔心會失去即將到手的訂單。在這種不自信的心理作用下,他們特別關注客戶說的每一個字章、每一句話,同時,他們也不能主動地提出與客戶達成交易,唯恐此舉會引起客戶的不快而喪失訂單。在達成協議之前的這段關鍵時期,他們往往是在消極被動地等待。而這段時期之所以關鍵,是因為銷售員的競爭者肯定也會利用這段難得的時期格外地加緊攻關客戶。因此,不能及時章、主動地提出交易,隻是消極被動地等待反而往往讓競爭對手搶占了先機。
根據調查,有70%的銷售人員未能適時地提出成交要求。許多銷售人員失敗的原因僅僅在於他們沒有開口請求客戶訂貨。美國施樂公司前董事長波德·麥克考芬說,銷售人員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不要訂單。不提出成交要求,就像您瞄準了目標卻沒有扣動扳機一樣。這是錯誤的。沒有要求就沒有成交。
客戶的拒絕也是正常的事。美國的研究表明,銷售人員每達成一次交易,至少要受到客戶3次拒絕。銷售人員學會接受拒絕,才能最終與客戶達成交易。
5 覺得自己欺騙了客戶
這樣的銷售員一般在新手中多見。他們覺得客戶對自己很好或對方掙錢也不容易,覺得自己要價太高章、自己的產品不好章、對手的產品更好等,心中很不安,於是遲遲不願開口。這是一種明顯的錯位心理,錯誤地把自己放在了客戶的一邊。你應該明白,客戶之所以願意達成交易,是因為他對產品和價格有自己的主張,認為產品符合他們的需求,能給他們帶來好處,價格也在他能夠接受的範圍。所以,有這種心理的銷售員一定要拋棄這種思想,坦然提出交易。
6 害怕失去麵子
這也是一種不正確的心理。銷售員要正確看待自己與客戶之間的關係。銷售員的工作就是銷售產品,客戶就是購買者,所以銷售員銷售出產品獲得金錢,而客戶則從銷售員那裏獲得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利益,雙方是完全平等的互利互惠的友好合作關係。
另據相關的調查發現,在即將達成交易的談判中,如果雙方都沒有主動地提出達成交易,結局往往是60%的談判將最終以沒有達成交易而告終,因此,如果不適時地主動提出交易,將會失去很多成交的寶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