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煩三折肱;療上中下

三等人,起死回生,隻是一舉手。真個是東晉之時,重生了春秋

扁鵲;卻原來西江之地,再出著上古神農。萬古共稱醫國手,一

腔都是活人心。

卻說真君扮了醫士,賈府僮仆見了,相請而去。進了使君宅上,相見禮畢。使君曰:"吾婿在外經商,被盜賊殺傷左額左股。先生有何妙藥,可以治之?容某重謝。"真君曰:"寶劍所傷,吾有妙法,手到即愈。"使君大喜,即召慎郎出來醫治。當時蛟精臥於房中,問僮仆曰:"醫士隻一人麼?"僮仆曰:"兼有兩個徒弟。"蛟精卻疑是真君,不敢輕出。其妻賈氏催促之曰:"醫人在堂,你何故不出?"慎郎曰:"你不曉事,醫得我好也是這個醫士,醫得不好也是這個醫士。"賈氏竟不知所以。使君見慎郎不出,親自入房召之。真君乃隨使君之後,直至房中厲聲叱曰:"孽畜再敢走麼?"孽龍計窮勢迫,遂變出本形,蜿蜒走出堂下。不想真君先設了天羅地網,活活擒之。又以法水噴其三子,悉變為小蛟。真君拔劍並誅之。賈玉之女,此時亦欲變幻,施岑活活擒祝使君大驚。真君曰:"慎郎者,乃孽龍之精,今變作人形,拜爾為嶽丈。吾乃豫章許遜,追尋至此擒之。爾女今亦成蛟,合受吾一劍。"賈使君乃與其妻跪於真君之前,哀告曰:"吾女被蛟精所染,非吾女之罪,伏望憐而赦之!"真君遂給取神符與賈女服之,故得不變。

真君謂使君曰:"蛟精所居之處,其下即水。今汝舍下深不逾尺,皆是水泉。可速徙居他處,毋自蹈禍!"使君舉家驚惶,遂急忙遷居高處。原住其地,不數日果陷為淵潭,深不可測。今長沙府昭潭是也。施岑卻從天羅地網中取出孽龍,欲揮劍斬之。真君曰:"此孽殺之甚易,擒之最難。我想江西係是浮地,下麵皆為蛟穴。城南一井其深無底,此井與江水同消長。莫若鎖此畜回歸,吾以鐵樹鎮之井中,係此孽畜於鐵樹之上。使後世倘有蛟精見此畜遭厥磨難,或有警惕,不敢為害。"甘戰曰:"善!"遂鎖了孽龍,徑回豫章。於是驅使神兵,鑄鐵為樹,置之郡城南井中。下用鐵索鉤鎖,鎮其地脈,牢係孽龍於樹,且祝之曰:

鐵樹開花,其妖若興,吾當複出。鐵樹居正,其妖永除。水妖屏跡,城邑無虞。

又留記雲:

鐵樹鎮洪州,萬年永不休。天下大亂,此處無憂。天下大旱,此處薄收。

又元朝吳全節有詩雲:

八索縱橫維地脈,一泓消長定江流。

豫章勝地由天造,砥柱中天憶萬秋。

真君又鑄鐵為符,鎮於鄱陽湖中。又鑄鐵蓋覆於廬陵元潭,今留一劍在焉。又立府靖於窕嶢山頂,皆所以鎮壓後患也。

真君既擒妖孽,功滿乾坤。時晉明帝太寧二年,大將軍王敦,字處仲,出守武昌,舉兵內向,次洞庭湖。真君與吳君同往說之,蓋欲止敦而存晉室也。是時郭景純亦在王敦幕府,因此三人得以相會。景純謂真君曰:"公斬馘蛟精,功行圓滿。況曩時西山之地,靈氣鍾完,公不日當上升矣。"真君感謝。

一日景純同真君、吳君來謁王敦。敦見三人同至,大喜,遂令左右設宴款待。酒至半酣,敦問曰:"我昨宵得一夢,夢見一木破天,不知主何吉凶?"真君曰:"木上破天,乃''未''字也。公未可妄動。"吳君曰:"吾師之言,灼有先見,公謹識之!"王敦聞二君言,心甚不悅,乃令郭璞卜之。璞曰:"此數用克體,將軍此行,幹事不成也。"王敦不悅曰:"我之壽有幾何?"璞曰:"將軍若舉大事,禍將不久;若遂還武昌,則壽未可量。"王敦怒曰:"汝壽幾何?"璞曰:"我壽盡在今日。"王敦大怒,令武士擒璞斬之。真君與吳君舉杯擲起,化為白鶴一雙,飛繞梁棟之上。王敦舉眼看鶴,已失二君所在。且說郭璞既死,家人備辦衣衾棺槨,殮畢。越三日,市人見璞衣冠儼然,與親友相見如故。王敦知之不信,令開棺視之,果無屍骸,始知璞脫質升仙也。自後王敦行兵果敗,遂還武昌而死,卒有支解之刑,蓋不聽三君之諫,以至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