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任何知識都有一個“知”與“精”的境界,隻要你願意做、執著地做,並從中能找到快樂,你就能精於某一學或某一行。孔子向師襄子學琴,學了一些日子後,師襄子對他說:“你可以學新的了。”
孔子說:“我隻學得曲子,拍子還不準確呢。”過了些時候,師襄子又對他說:“拍子行了,你可以學新的了。”
孔子說:“不行,我還沒有把握其中的主題呢。”又過了些時候,師襄子說:“主題已經把握了,可以學新的了。”
孔子說:“還不行,我還沒有深刻地理解作者呢。”
再過了些時候,孔子才說:“我現在已體察到作者的為人風貌了,他是個思想深邃、性情樂觀而又眼光遠大的人,除了周文王,誰還能做出這樣的歌曲呢?”
師襄子由衷地佩服,恭恭敬敬地挺起身來說:“我們學習的正是文王所做的《文王操》啊!
心靈小語
凡成大事者,決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步一步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