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獨特的練功法門,七個小皇帝修為是一日千裏,不久便能自由接近一眾異獸。對神仙留下的東西,這七人也是極有興趣,找到遺留下來的手稿文獻,不斷鑽研。鍾劍聖這些年來,也學會了神仙的語言文字,見孩子好學,自然全力傳授。
一晃十年過去,鍾劍聖這七個孩兒都到了弱冠之年,聽說洞府之外的花花世界,都欲帶同異獸,出山闖蕩,好好玩樂一番。鍾劍聖卻突然發覺,這七個孩兒的性格,比自己初出江湖時更為囂張跋扈。皆因鍾劍聖撫養孩子時,已是八十老人,自然不免嬌縱過度,犯了世上所有老人的毛病。七個如他當年的小鍾劍聖到了江湖上,加上無數猛獸和神仙妙法,必然天下大亂!
既然弄出了亂子,便得想法子平複。鍾劍聖斷然不準七個兒子走出洞府,每日裏更不斷斥責教誨,欲等過一段日子,七個皇帝邪氣收斂,學會了不顯山不露水,毫無野心,再行放他們出山娶妻生子。
但二十來歲,正是年少氣盛時,最不服管教。七個小子自恃武功有成,竟連鍾劍聖這個老爹都不放在眼裏,拉開架勢便要動手。鍾劍聖也不生氣,施展絕技,狠狠挫了七人的銳氣。既然苦勸不聽,那就要拿出嚴父的手段來!
此後十年間,七人一直服服帖帖,對父親唯唯諾諾,虛心受教,不再胡鬧。鍾劍聖也放下了心,暗想等今年一過,便放小子們走。
不料這一天,鍾劍聖忽然發覺,一直冰封在暗室中的“化屍藍蛙”不見了一隻!這一驚非同小可,要知這“化屍藍蛙”劇毒無比,吐出的粘液有劇毒,且極易揮發,隻需吸進一絲,尋常人獸便會化為膿血,隻剩白骨。而毒蛙吞下膿血後,會越長越大,毒性愈發猛烈。不殺了它倒還好,若貿然動手,用弓箭之類遠遠射殺,則毒蛙會一變二,二變四,急速增多,更是難以控製。鍾劍聖本欲將毒蛙盡數燒死,但三兒子鍾九五卻不知為何,極喜歡這藍蛙,鍾劍聖心疼兒子,便留下由他折騰。這兒子做事老成,向無差錯,神仙又早留下了解藥,每日令他服食,也不會有事。
神仙也知道藍蛙的可怕,存蛙暗室四周都挖了深坑,注入堿水,蛙類及爬蟲都沾之不得。這藍蛙也不知用了什麼法子,竟越過池塘,逃出洞府。鍾劍聖連忙循跡追蹤,更發覺洞府外專為防這藍蛙逃走的野豬群已不知去向,大驚失色。
野豬素來百毒不侵,吃下腐肉或被毒蛇咬傷,均行若無事,而其胃液,對“化屍藍蛙”更是劇毒,吞下毒蛙,那是一勞永逸,絕無後患。眾神仙知道野豬要緊,特豢養了一頭有靈性的異種野豬,命其帶領豬群,鎮守洞府出口。隻在寒冷時節,蛙類冬眠,斷不會出來,群豬才能去向陽的山坡過冬。尋常野豬群也就十隻八隻,若無那頭野豬王,還真難有偌大的豬群。可這豬群,怎麼會散了?野豬王呢?
看守洞府的還有群狼和數十隻黑豹,那統領狼群異種黑狼也是頭神仙養大的靈獸,遠遠聞到“化屍藍蛙”的氣味,便讓群狼盡數逃開,未遭大劫。鍾劍聖設法找到狼王,查問野豬的去向,黑狼便將他帶到了野豬山坡,看見了大野豬的頭骨。
看大野豬的獠牙也被拔下,而粗壯的腿骨也被極大的勁力拗斷,吸取骨髓。尋常猛獸,自然不是這野豬王的對手,能殺這野豬的異獸,神仙們沒敢放出來,鍾劍聖立時便知道秦嶺中來了高手。左近還有另一頭較小野豬的殘骸,頭骨被剛猛的掌力打得粉碎,更證實了鍾劍聖看法沒錯。
看這黑狼的意思,也是知道野豬王死在誰的手裏,那毒蛙極其可怕,萬不能流落人間。鍾劍聖顧不得去追查殺豬之人,首先去追蹤“化屍藍蛙”。原本這毒蛙所到之處,盡是骸骨,腐臭衝天,血腥撲鼻,蹤跡並非難找,何況黑狼嗅覺極靈,捉回它是萬無一失。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雷雨,將氣味衝得幹幹淨淨,群狼也無法,鍾劍聖隻得冒雨四處搜尋骸骨。碰巧看見一道劍芒衝天而起,走近看時,隻見雨中一團霧氣,顯是那人內功至陽至剛,雨水難以近身。那時追查毒蛙蹤跡要緊,鍾劍聖盡管看見劍法高手,心癢難熬,也隻能放下一句話,便即動身遠去。
原本在數百裏叢林裏追一隻小藍蛙,難若大海撈針,但鍾劍聖也非傻瓜,猜到那毒蛙被暴雨衝到了山穀中,盡往低處尋去,果然找到了蹤跡。毒蛙在雨停之後,又順著山梁爬上了山,想是吞食了不少爬蟲和野獸鮮血,體型逐漸變大,雨後的腳印清晰可見,鍾劍聖一路追蹤,數日之後,終於查知毒蛙在一片密林之內。這片林子綿延十餘裏,藍蛙一時三刻走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