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學習單元14夏威夷椰子、棕竹、加拿利海棗(1 / 3)



一、形態特征

夏威夷椰子莖幹直立,株高1~3m。莖節短,中空,從地下匍匐莖發新芽而抽長新枝,呈叢生狀生長,不分枝。葉多著生莖幹中上部,為羽狀全裂,裂片披針形,互生,葉深綠色,且有光澤。花為肉穗花序,腋生於莖幹中上部節位上,粉紅色。漿果紫紅色。開花掛果期可長達2~3個月。

二、生態習性

夏威夷椰子原產於墨西哥、危地馬拉等地,主要分布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中國台灣省有批量種植栽培,成為主要產地之一。其性喜高溫高濕,耐陰,怕陽光直射。

三、栽培管理

(一)繁殖方法

夏威夷椰子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種子要隨采隨播,在溫度25℃時約3~4個月萌發。植株在生長過程中,地下根莖可橫向伸長,並可萌蘖新芽新枝,所以春季可將生長茂密的植株分切繁殖,以含3~5根的一叢為一新株種植。分切時要注意少傷根部,並使每一叢保留一定根係,否則恢複慢,甚至影響成活。

(二)栽培管理

夏威夷椰子盆栽可直接選用白塑料盆(或用泥盆,外罩白塑料盆)。宜用疏鬆、通氣透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基質,一般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量混合並加少量腐熟有機肥混合配製,作為培養基質。生長季節3-10月,每1~2周施一次液肥或顆粒狀複合肥,以促進葉生長及葉色濃綠。視植株長勢2~3年換盆一次。追肥可施用腐熟的餅肥(如香油餅、豆餅等),或用經過泡製的餅肥水澆施,亦可使用複合肥等。花前、花後各施肥一次,花期應注意水分供應。

對溫度要求為10℃。耐寒,其生長適溫20~30℃,冬季不低於2℃即可。生長期要求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空氣幹燥時要經常進行葉麵噴水,以提高環境的空氣濕度,這樣有利植株生長並保持葉麵濃綠,富有光澤;秋末及冬季適當減少澆水量,保持盆土濕潤不幹即可,以增強植株抗寒越冬能力。

夏威夷椰子生長要求較明亮的散射光,要避免強光直射,否則葉色變淡或發黃;耐陰性強,可較長時間在室內光線較暗的環境中生長。一般在室內陰暗環境擺放1~2個月對植株觀賞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忌強光,夏季擺放在室外時,要適當遮陰。耐陰,春夏秋三季可擺放在室內任意位置,冬季宜放在陽光較充足處。

學習案例2:棕竹Rhapis excelsa(Thunb.)Henry ex Rehd

棕竹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等,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

一、形態特征

棕竹為叢生灌木,莖幹直立,高1~3m。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葉集生莖頂,掌狀,深裂幾達基部,有裂片3~12枚,長20~25cm、寬1~2cm;葉柄細長,約8~20cm。肉穗花序腋生,花小,淡黃色,極多,單性,雌雄異株。漿果球形,種子球形。棕竹原產我國廣東、雲南等地,日本也有。同屬植物約有20種以上,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它常繁生於山坡、溝旁陰蔽潮濕的灌木叢中,栽培的有大葉、中葉和細葉棕竹之分,另外還有花葉棕竹。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一、形態特征

夏威夷椰子莖幹直立,株高1~3m。莖節短,中空,從地下匍匐莖發新芽而抽長新枝,呈叢生狀生長,不分枝。葉多著生莖幹中上部,為羽狀全裂,裂片披針形,互生,葉深綠色,且有光澤。花為肉穗花序,腋生於莖幹中上部節位上,粉紅色。漿果紫紅色。開花掛果期可長達2~3個月。

二、生態習性

夏威夷椰子原產於墨西哥、危地馬拉等地,主要分布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中國台灣省有批量種植栽培,成為主要產地之一。其性喜高溫高濕,耐陰,怕陽光直射。

三、栽培管理

(一)繁殖方法

夏威夷椰子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種子要隨采隨播,在溫度25℃時約3~4個月萌發。植株在生長過程中,地下根莖可橫向伸長,並可萌蘖新芽新枝,所以春季可將生長茂密的植株分切繁殖,以含3~5根的一叢為一新株種植。分切時要注意少傷根部,並使每一叢保留一定根係,否則恢複慢,甚至影響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