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眼看著就要步入最後的成功階段,但由於合約內某些細節未能達成而終告流產,他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事結束之後,CBS公司馬上來挖角,聘請他為紐約辦事處新設銷售業務部門的負責人,並支付給他3倍於以往的薪水。於是,摩洛又再度活躍,他的潛力得以繼續發揮。此時他年方20。
在CBS服務幾年之後,摩洛再度回到廣告業界工作,但這次不是從基層做起,而是直躍龍門——他擔任了承包華納影片公司業務的湯普生智囊公司的副總經理。
那個時代,電視尚未普及,與今日相比,仍處於搖籃期。但摩洛非常看好它的遠景,認為電視必將快速發展,大有可為,便專心致力於這種傳播媒體的推廣。由公司所提供的多樣化綜藝節目,為CBS公司帶來空前的大成功。
這便是摩洛人生中的第二次拚搏。為了它,他再次放棄原來可以平步青雲的機會,走入另一個未知的世界。但這次冒險並不完全是孤注一擲,他是看準後才堆上自己的“賭注”。最初兩年,他僅是純義務性地在“街上幹杯”的節目中幫忙,沒想到竟使該節目大受歡迎,直至今日仍是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之一。從1948年開始到今天整整40餘年的時間,它的播映從未間斷,這在競爭激烈的電視界內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現象。除了節目成功之外,他被CBS公司任命為所有喜劇、戲劇、綜藝節目的製作主任。
就這樣,摩洛的兩次冒險,兩次遊向激流中央,最後都獲得了成功,他的下一步又將遊向如何的激流當中,不得而知,但我們在祝福他成功之餘,也同時向你提出希望,以他為榜樣,勇敢地投入到激流中去,積極把握自己的人生。
九、樹立超越障礙的決心
“當你遇到障礙時——我每周都那麼做——把它當作一個機會,而不是世界末日。做你需要做的,盡快地超越它們。”
“當別人向你建議不能做這個,或者不能做那個時,你不要管他們。”
“當你遇到障礙時——我每周都那麼做——把它當作一個機會,而不是世界末日。做你需要做的,盡快地超越它們。”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夢想會實現,你就會取得成功。”
這是一個“從零到1500萬美元的女人”說的話,她就是瑪麗亞·艾倫娜·伊瓦涅斯。
在哥倫比亞,當瑪麗亞·艾倫娜·伊瓦涅斯隻是個十幾歲的孩子的時候,她的父親就讓她參加了一個微電腦的學習班。
雖然在拉丁美洲電腦的標價是10萬美元,非常昂貴,但是電腦還是越來越普及了。瑪麗亞·艾倫娜馬上就投入到這種革命性的技術中來。1973年,她到美國上大學,學習電腦科學,畢業後,瑪麗亞·艾倫娜產生了一個念頭。
在當時,美國個人電腦的價格在8000美元左右,而拉丁美洲的個人電腦價格卻要昂貴得多。她想,為什麼不在拉美銷售個人電腦,來開發這個非常有前景的市場呢?1980年,她將自己的想法和許多主要的電腦公司交流過,並請求給她一個機會,在自己的國家銷售他們的電腦。
“他們告訴我不要提這事,”瑪麗亞·艾倫娜回憶說。“電腦銷售執行經理們說,拉丁美洲正處於經濟危機之中,許多國家都十分貧窮,那兒的人們沒有錢來買電腦。因此他們認為拉丁美洲的市場太小了,根本不值得他們去開發。”
但瑪麗亞·艾倫娜就不這麼認為。當別人隻看到各種局限性時,她卻看到了各種市場機會,“我想,即使這個市場隻有1000萬美元的承受能力,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我能從中掙到錢。而且由於它很小,所以就不會有什麼人為它去競爭。”
當時她隻有23歲,是個女人,沒有任何銷售和市場經驗,這些是被她見過的經理們稱為對她的三個不利因素。但是她卻清楚地知道兩件事:一是在美國電腦比較便宜,其二就是拉丁美洲需要便宜的個人電腦。她滿懷希望而又樂觀地與一位銀行家接觸,請求從他那兒得到一筆貸款,銀行家提出要看她的商業計劃。瑪麗亞·艾倫娜從來沒有聽說過商業計劃是什麼樣的。她接觸的第二位銀行家要求看她的市場銷售計劃。同樣,她還是不知道市場銷售計劃究竟是什麼。於是她就試著直接與代理商聯係,許多人根本就不想見她,隻有兩個人頗為懷疑地聽了她的想法。她問他們:“你們現在在拉丁美洲的銷售額是多少?”他們說。“零,一點沒有。”瑪麗亞·艾倫娜對他們說,“我能每年在拉丁美洲銷售價值1萬美元你們公司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