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財富習慣]開啟財富之門的金鑰匙(3)(2 / 2)

(1)假如在3年內要使用這筆錢,就不要把它投向證券市場。

(2)每月用來付分期付款的錢不能超過收入的50%。

(3)找一個善於理財的伴侶。

(4)要有規律而係統地投資。

因為工作繁忙,格林斯潘沒有時間過多地過問家庭投資,在他一生中不斷進行投資,而且收獲很大。1970年,格林斯潘與人合夥開了家谘詢公司,由於有效經營,收入日豐。格林斯潘將每筆開支都記了流水賬。有一年,他突然發現開支達到7萬美元,信用卡透支了,而且投資計劃還沒有完成,於是,他決定調整開支,從此以後,透支記錄永遠消失。

格林斯潘的家財是與妻子共同創造的。格林斯潘的第一任妻子是畫家瓊·米歇爾,1952年,她幫助格林斯潘以10.5萬美元買下了第一套住宅,這筆費用幾乎耗盡了格林斯潘的全部積蓄,但後來卻給他帶來了近百萬美元的回報。

格林斯潘節省每一項開銷。他本人不太喜歡花錢,也不講究穿著打扮,總是穿白襯衫、黑西服,戴一副老式眼鏡。他喜愛音樂和網球,熱愛旅遊,他的花費主要用於這幾方麵,此外,格林斯潘善於人際交往,從年輕時開始就舍得把大筆錢財用於交友及送禮物上。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財富。

3.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理財習慣

洛克菲勒被稱為石油大王,他擁有巨額財富,但他始終保持“不浪費一分錢”的理財觀念。他在日常生活中很節儉,信紙是正、反兩麵都用,皮鞋更是精心保養,總能穿上10年以上。他的記賬本從不離身,任何一筆花費都要清清楚楚地記錄在上麵。1980年6月5日,他的記賬本是這麼記錄的:

“早餐,外出吃了一個漢堡包及一杯可樂,花去3美元。”

“下午去看望朋友,鮮花花去9美元。”

“給朋友寄賀卡買一張郵票,用去3美分。”

這是石油大王3美分的記賬本!他從不漏記任何一筆開支。多年來,他的記賬本已有厚厚的一摞,並且每張紙都被正、反兩麵記滿。正是靠了這種記賬的“絕招”,令他在經營石油公司時,總是能準確無誤地掌握成本與開支、銷售與利潤,如有任何錯漏都將被記錄在內。

4.亞洲首富李嘉誠的理財習慣

李嘉誠在亞洲富豪中位居首席,他的許多理財秘訣值得借鑒。

據說李嘉誠有一次在取汽車鑰匙時一枚一元硬幣不慎掉落,硬幣滾到車底下,當時如果汽車開動,那麼硬幣便會掉到坑渠裏。李嘉誠剛蹲下身欲拾取硬幣。此時旁邊一名印度籍值班人員見到,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誠收回該硬幣後,竟給他100元作為酬謝。

許多人對他的這種做法很不理解,而李嘉誠的解釋是:“假如我不拾起這一元硬幣,那麼讓它滾到坑渠,這一元便會在世上消失。而100元酬謝,值班人員便可將之用去。錢用了並不可惜,但絕不能讓它浪費。”

這是李嘉誠的一種理財哲學,也說明了他的思維風格,這就是用社會總淨值的增損來判斷個人行為合理與否。隻要社會總淨值增加了,自己的損失算得了什麼呢;相反,如果社會總淨值減少了,自己即使收獲了一定的財富也同損失沒有什麼區別。

社會總淨值的問題與國家的富強繁榮息息相關。有了這種博大的胸懷,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正如李嘉誠自己所說:“長江取名基於長江不擇細流的道理,因為你要有這樣寬闊的胸襟,然後你才可以容納細流——沒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長江?”

李嘉誠的理財觀,更是道出了一個超級富豪的境界:

(1)30歲以後重理財。在20歲以前,都是靠勤勞的雙手來掙錢,20~30歲之間是努力賺錢和存錢的好階段,30歲以後,投資理財的重要性逐漸提高,到中年時存的錢已經不再重要,如何管錢顯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