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財富習慣]開啟財富之門的金鑰匙(1)(3 / 3)

習慣像富人那樣思考吧,隻有經常像富人那樣思考問題,我們才能跨越成功路上的那些關口或障礙,讓自己的人生精彩紛呈。

成就百萬富翁的致富習慣

信息孕育機遇,機遇孕育財富。在迅猛發展的信息社會和科技創新時代,隻有那些習慣重視金錢,善於捕捉商機,勇於冒險,不斷創新的人才能有機會為自己掘得無數桶金,才能成就自己百萬富翁的夢想。

習慣重視每一分錢

節儉的習慣對於成功,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

要想成為一個富人,你首先必須牢牢記住“節儉”兩字。很長一段時間,社會上流行著這樣一種錯誤觀念:談論金錢是一個非常庸俗的話題,尤其是青年人,為了表現不“俗”,就拒絕談論金錢,認為錢是赤裸裸的東西。殊不知金錢是一種成功的標誌,崇尚金錢就是崇尚成功,談錢並不可恥。這樣說是不無道理的。看看我們的生活,我們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樓房、坐的汽車、看的報紙,哪一樣不是通過勞動而得來的。享受別人的勞動,當然要以金錢作代價。

凡是受過債務壓迫的人,無不知道金錢的重要性,但是金錢不可能像流水一樣,嘩地一下都來到你的身邊,對於現在的工薪階層來講,每個月的工資是非常有限的,要吃穿住行,要娛樂,要交際,錢的確少得可憐。但要獲得經濟的獨立,避免貧窮帶來的恐懼,每個月必須拿出一部分錢放在銀行賬戶上。這樣長期堅持下去,既可以養成勤儉的習慣,又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做後盾,即使遇到突然的環境變化,也不會驚慌失措,一籌莫展。

在美國,有位年輕人從賓州的鄉村來到費城,進入一家印刷廠工作。他的一位同事在一家儲蓄公司開了一個戶頭,養成了每周都存款五美元的習慣。在這位同事的影響下,這位年輕人也在這家儲蓄公司開了個戶頭,開始存錢。三年後,他有了900美元的存款。這時,他所工作的這家印刷廠發生財務困難,麵臨倒閉的命運。於是他立刻拿出以小錢不斷存下來的這900美元來挽救這家印刷廠。

在使用這筆金錢時,他采取了嚴密的節約製度,幫助這家工廠清還了所有債務。正因此,他擁有了公司的一半股份,再後來,他每年可以從這家工廠裏拿到25000多美元的利潤。

這位年輕人無疑是一位成功的人。很難想象他的發家致富竟是以每周存幾美元錢為基礎的。實際上,有了一定的儲蓄,就多了機會,當機會來臨時,就有一定的資金來做鋪路石引導你成功。

眾所周知,累積財富無非是開源和節流兩種方法,相對於開源來講,節流更簡單些。加拿大有兩位理財專家,特地辦了一份報紙,提供具體可行的方法,教人養成節儉的習慣。

習慣重視金錢,不僅是一種美德,而且能夠伴隨成功人士的一生。你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先要養成重視金錢、勤儉積累的習慣。

勇於冒險

如果你也想成為百萬富翁,那你最好有一點勇於冒險的精神,因為成功的主要因素便是善於冒險,它是致富的重要心理習慣。

在富人的眼中,生意本身對於經商者就是一種挑戰,一種想戰勝他人贏得勝利的挑戰。所以,在生意場上,人人都應具有強烈的冒險意識。“一旦看準,就大膽行動”已成為許多商界成功人士的經驗之談。

電影界的驕子“華納四兄弟”就是敢於冒險、不怕失敗的強者。作為一個補鍋匠的兒子,他們從做小生意起家。1904年,兄弟倆合夥搞了一架電影放映機,從此開始與電影結緣。1912年,兄弟倆遷居美國之後,雖然幾經失敗,大起大落,但仍不灰心,1927年終於成功地攝製了電影史上的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從此蜚聲全球。

商家的法則就是風險越大,賺錢越多,特別是對於一個前人尚未涉足的市場領域,作為開拓者,就更要冒風險。富人就是“風險管理者”。當機會來臨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因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一次風險管理者,說不定就會一鳴驚人!

猶太人曆來以敢冒風險聞名於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冒險家”都是一個貶義的稱呼,不過,現在人們的觀念已經轉變過來了。因為人們認識到,促成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在嚴格意義上是無窮盡的,依靠人的力量隻能對其中的一部分加以控製,所以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都有成功和失敗的可能,隻是風險大小不同罷了。如果一件事成功與失敗的概率相等,甚至後者更大,那麼再去做這件事無疑要冒很大的風險。現代社會中充斥著各種冒險遊戲。尤其在經濟領域,投資意味著風險,特別是炒股票風險更大。養育孩子也是一件冒風險的事情,並且風險很大。不過,我們要這樣安慰自己,也要這樣告誡孩子:風險越大,收益的絕對值越大。

“財富喜歡光臨勇敢的人”,冒險是表現在富人身上的一種勇氣和魄力,要想有富有的人生,就要敢冒風險。要想成為百萬富翁,就要勇於充實自我,要接受挑戰去冒險。

創新習慣帶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