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包容他的癖好。夫妻或情侶長期生活在一起後,屬於個人的習慣和癖好都會展現在彼此麵前。無論他多麼讓你心神蕩漾,共同生活才是考驗你耐心和包容的一個開端。他可能每天早上都一邊吹口哨一邊打領帶,也可能永遠把用過的浴巾扔在地板上。無論是多麼奇怪的小癖好,隻要不是有違原則或絕對錯誤的事,明智的人都應該選擇統統無視。你很快會發現對這些小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你們的關係絕對是利大於弊的。既然已經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那麼絕對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浪費時間大動幹戈,不要因小失大。
愛情是人類之間的一種美好情感,也是一種需要尊重對方的情感。無論雙方的情感發展到什麼程度,能夠走到哪一步,彼此尊重是最基本的要求。避免惡語中傷對方是我們要謹記的法則。
(5)以平等的姿態和對方建立關係。對待任何人都能以平等的姿態相處,這是一種人生修養和境界。平等對待他人,我們才能贏得對方的尊重,在愛情裏更應如此。
(6)愛情是雙方的情感關係,我們需要給對方留出一定的空間,使對方有足夠自由的空間,這樣就可以避免因對方的束縛而使自己陷入緊張的境地。
(7)建立倡導溝通、和睦相處的家庭氛圍。一個充滿慈善和愛心的家庭會讓人惦念,反之,存在家庭暴力的地方則令人厭惡。事實上,家庭的歸屬感是最基本的心理需要。
(8)關心家庭成員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並為他(她)們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當你的另一半在遇到各種挫折的時候,如果你能夠及時給予體貼的照顧,往往能讓他(她)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而增強對方的家庭歸屬感。
隻要你按以上的“良方”堅持下去,你就能很快培養成寬容和尊重愛人的習慣,而你的婚姻一定因多了一份寬容、理解、尊重,而如童話般妙趣橫生,和美幸福。
習慣性地保持愛的距離
人們常常用心心相印、形影不離、親密無間這些詞語來形容夫妻之間的感情。那麼到底是親密無間好呢,還是“親密有間”好呢?
莎士比亞有句名言:“最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覺麻木,不太熱烈的愛情才能維持久遠”。句中的“不太熱烈”顯然是“親密有間”的觀點。
1.保持愛的距離
就物理距離而言,我國有“小別勝新婚”之說。的確如此。水餃再好吃,上頓接下頓地連著吃,總有一天會吃膩。一對夫妻,天天廝守在一起,重複著同一套生活模式,難免會生出厭倦乏味的感覺。正如赫爾岑所說:“人們在一起生活太密切,彼此之間太親近,看得太仔細、太露骨,就會不知不覺地,一瓣一瓣地摘去那些用詩歌和嬌媚簇擁著個性所組成的花環上的所有花朵。”
適當的分別,則有利於保持夫妻間的神秘感和新鮮感。美國、日本的社會調查表明,每周見一次麵的夫妻感情最好,關係最穩定。就是夫妻一直在一起的,有的也開始提倡夫妻分床睡覺,既有利於休息,又會使夫妻雙方保持各自的魅力,讓相互的愛情在若即若離、不冷不熱中得以維持。
夫妻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是更重要的,然而也是更難掌握的。
保持心理距離,就是讓夫妻保持各自個性的閃光點。讓夫妻雙方各自保留心中的一塊自由活動的綠地,誰也不要試圖挖空心思地去改造對方,而是要設法適應對方,讓對方有獨立的人格、獨特的個性和適度自由的生活圈。
大橋橋麵的某些連接處還要留隙縫呢,否則由於熱脹冷縮的作用,橋就會擠裂。熱水瓶裝熱水,如果裝得過滿,反而不利於保溫。夫妻之間若是一點“隙縫”都不留,反而不利於“感情保溫”,遲早要“擠裂”的。事實上,夫妻間真正做到形影不離和百分之百心心相印是不可能的,果真有之,定成問題。兩年前有幾家報刊上曾經登載、轉載著一個關於“他為什麼離婚”的報道,說的是一個記者與其妻離婚的原因不是因為她不好,而是因為她太好了,好得對他百依百順,俯首帖耳,一絲不苟地與他保持一致,他故意找茬與她吵幾句都吵不起來,她完全喪失了自己的獨立人格,使他膩煩不堪。也就是說,他一心想同她拉開點心理距離,可就是拉不開,最終隻有索性甩開她。
2.有意識地分開一段時間
當然上例不過是個特殊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更為常見的倒是夫妻間幹預過多,使對方束手束足,寸步難行,以至關係最終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