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愛情習慣]造就幸福婚姻的行為法則(1)(1 / 3)

讓愛成為一種習慣

愛是陽光、空氣和水,愛是高山、大海和晴空,愛是真、善和美,愛是火、金子和力量。

大千世界,我們都是在為愛而生。因為,愛是生命,愛是世界。因此,我們要把愛當做一門藝術,用我們的一生去經營。

愛是一種習慣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位教授說,愛情其實是大腦中的一種化學“雞尾酒”,是由巴胺、苯乙胺和催產素組成的,時間久了,人體便會對這三種物質產生抗體,即兩年左右,“雞尾酒”便會失效。

有一個生性浪漫的女孩,嫁為人婦後立刻進入“臨戰”狀態,搜羅著各種媒體上關於愛情保鮮、婚姻保值的信息。她總是對她的朋友大談她是怎樣與先生相處,使“圍城”生活有聲有色、激情無比的。她不敢想象當有一天愛成為習慣時,整日四目相對、同床而眠的兩個人開始積極思考怎樣來維持婚姻的情形,唯恐柴米油鹽的日子會使那份鮮花般的愛枯萎,因此,她誓要進行愛情保衛戰。令女友們大跌眼鏡的是,她苦心經營的愛情正應了美國教授的諺語:兩年後他們的愛情再也找不出新鮮的理由,終於勞燕分飛,各奔東西了。

愛的感覺,總是在一開始時覺得很甜蜜,總覺得多一個人陪、多一個人幫你分擔,你終於不再孤單了,至少有一個人想著你、戀著你,不論做什麼事情,隻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但是慢慢地,隨著彼此了解的加深,你開始發現了對方的缺點,於是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地發生,你開始煩、累,甚至想要逃避。有人說愛情就像在撿石頭,人們總想撿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但是你又如何知道怎樣才能夠撿得到呢?

然而,他適合你,那你又適合他嗎?其實,最美好的愛就像磨石頭一樣,或許剛撿到的時候,你不是那麼滿意,但人是有彈性的,在人的觀念裏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隻要你用心,就可以改變。我們說,與其到處去撿未知的石頭,還不如好好地將自己已經擁有的石頭磨亮。很多人以為因為感情淡了,所以人才會變得懶惰。錯!其實是人先被惰性征服,而後感情才變淡的。

令人羨慕的美滿情侶從來不需要祈求上帝保佑他們的愛情,隻要培養良好的愛情習慣,注意愛情細節,你也可以輕輕鬆鬆塑造自己完美的愛情。

有一對老夫婦,老先生可能是卒中後遺症,每天早上由老婦人背著艱難地從二樓一級台階一級台階地挪下來。等老先生整個人癱坐在輪椅裏後,她便拿出潔白的毛巾給他擦掉嘴角的口水,來不及抹一把自己滿臉的汗水便推著輪椅去學校門口照看屬於她的小商店。沒有生意的時候,她會削一片蘋果或是剝一瓣橘子,輕聲細語地哄著他吃下去。那種目光和語氣就像一位母親哄嬰兒一般,他有時也會咧著嘴衝她笑笑,她的臉便如綻開的花,充滿了幸福——對於她來說,這就是她得到的最大回報。她有時拿起他有點水腫的手,輕輕揉搓著,跟他講些他根本聽不懂的話。

下午,老婦人會推著輪椅回來,然後再一步一挪地背著他上樓,夜裏住在樓下的人還經常聽到樓上有匆匆走動的聲音,不知道她又要給他忙些什麼,一個羸弱的老婦人,被這樣一個丈夫拖累著,但在她臉上卻看不見絲毫的疲憊。老婦人常對人說:“我不懂什麼叫愛情,和老頭風風雨雨這些年也不容易,誰老了都會得這樣或那樣的病,我不疼他誰疼他,換了得病的人是我,他也會這麼做的。”

讓愛成為一種習慣吧!這樣你的愛情也會像那對老夫婦那樣永駐心間,曆久彌香。

敢愛的人才能更好地享受愛

我們活在世上,不僅要懂得怎麼去愛別人,豐富我們的生命;也要敢於接受別人的愛,享受因愛而來的快樂和活力。

有時我們不敢愛,是因為我們怕受傷害;我們不敢冒險,所以把自己的心封閉。一位心理學家說:“精神和情緒的疾病,問題大多出在無法與他人建立正常的愛的關係。”

感受自己的被需要、被肯定,這是一種幸福和滿足。但你在付出時,多少需要有心理準備——你很可能被人拒絕而受傷。但我們可以因愛而失望,卻不可因失望而不敢再愛。

那麼,我們如何去愛別人,享受愛情的甜蜜呢?以下就是我們大膽去愛和享受愛情的幾條黃金法則與習慣。

1.真誠地鼓勵和讚美

任何愛情都要付出真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狀態和結果。

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但都必須是真誠的,愛無需用量來評價,隻需用質來衡量。不管對方是要一生相隨的愛人,還是頑固不化的對手;是同生共死的朋友,還是針鋒相對的敵人,隻要你付出真誠的愛,就沒有什麼事難得了你。

男女剛剛墜入愛河的時候,必然會互相欣賞對方的優點,隨著關係固定下來,最初的“溫度”略為下降之後,雙方對彼此的欣賞就逐漸減少了,盡管兩個人仍舊十分傾心於對方,但是已經不會再大聲地說出讚美和鼓勵的話了。如果缺乏真心的讚美和鼓勵,那麼最初的讚美給彼此帶來的美妙感受和感激之情就會大大降低,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兩人的感情聯係變得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