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劇院:一條恐怖傷疤(1 / 2)

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莫斯科警方、內務部隊和“阿爾法”特種部隊很快到達現場,封鎖了周邊的全部街區,劇院附近的高層建築之上也滿是高度警惕的狙擊手。除了全副武裝的官兵,更多的是裝甲車、消防車和醫療救護車。

雙方的對峙局麵一直持續到23時左右,恐怖分子見政府軍已經控製了周邊地區,便挑選了20名高加索人質,陸陸續續釋放出來。不過,他們也炸毀了文化中心大樓,以警告和威嚇不斷靠近的軍隊和警察。

普京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解決這群喪心病狂的高加索豺狼,以營救數量眾多的人質。

盡管普京的態度依然強硬,在會議上堅持“決不向恐怖分子妥協”的觀點,並且要嚴格遵守“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但現實的情況,遠比他想象的要惡劣得多。

電視台公布了人質的呼籲:“我們要求您做出明智決定,結束戰爭。我們厭倦了戰爭,希望和平。”國家杜馬中以主席謝列茲尼奧夫為代表的一些議員也強調要主動與恐怖分子展開談判,勸說普京不要過於莽撞。甚至隱退政壇多年的戈爾巴喬夫也站了出來,“主張通過談判來解決人質危機”。

一邊是對車臣恐怖分子獸行的譴責,另一邊則是對和平解決危機的渴望。普京被兩種呼聲擠在了夾縫之間,左右為難。火上澆油的是,釋放出來的人質透露了更為可怕的信息,在劇院內的每一個角落,恐怖分子都安裝了炸藥,甚至很多人質的身上也安裝了炸藥。

權衡利弊,普京做出了比較明智的決定——順應大多數人的看法,以主動談判的方式實現對人質的初步解救。

10月24日16時左右,國家杜馬中與車臣關係稍友好的議員卡伯鬆帶領兩個紅十字會代表和一個英國記者走進劇院之內,與車臣恐怖分子展開周旋。在此人的努力下,車臣恐怖分子表現出了難得的誠意:釋放了3名年幼人質,並順便捎帶出了談判的條件。

所謂的談判條件,無非就是俄羅斯從車臣撤軍、答應車臣獨立等陳詞濫調,恐怖分子甚至宣稱,如果俄羅斯政府能慎重考慮這些條件,人質當中的75名外國人也會很快被釋放。

不過,到了10月25日12時30分左右,在俄羅斯政府的應承下,恐怖分子先後釋放的人質也隻有15人而已,其中僅包括一名瑞士女孩。

麵對這幫家夥的出爾反爾,普京震怒了。在當天晚上召開的強力部門負責人會議上,普京在要求“確保人質的生命安全”的同時,督促“阿爾法”特種部隊做好突擊準備。

就在普京做出最後決策的同時,更恐怖、駭人的事情發生了。原來,巴拉耶夫早在綁架事件發生前就已經點明:10月26日15時30分是恐怖分子忍耐的“最後期限”,一旦政府沒有任何表示,就會大開殺戒。

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莫斯科警方、內務部隊和“阿爾法”特種部隊很快到達現場,封鎖了周邊的全部街區,劇院附近的高層建築之上也滿是高度警惕的狙擊手。除了全副武裝的官兵,更多的是裝甲車、消防車和醫療救護車。

雙方的對峙局麵一直持續到23時左右,恐怖分子見政府軍已經控製了周邊地區,便挑選了20名高加索人質,陸陸續續釋放出來。不過,他們也炸毀了文化中心大樓,以警告和威嚇不斷靠近的軍隊和警察。

普京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解決這群喪心病狂的高加索豺狼,以營救數量眾多的人質。

盡管普京的態度依然強硬,在會議上堅持“決不向恐怖分子妥協”的觀點,並且要嚴格遵守“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但現實的情況,遠比他想象的要惡劣得多。

電視台公布了人質的呼籲:“我們要求您做出明智決定,結束戰爭。我們厭倦了戰爭,希望和平。”國家杜馬中以主席謝列茲尼奧夫為代表的一些議員也強調要主動與恐怖分子展開談判,勸說普京不要過於莽撞。甚至隱退政壇多年的戈爾巴喬夫也站了出來,“主張通過談判來解決人質危機”。

一邊是對車臣恐怖分子獸行的譴責,另一邊則是對和平解決危機的渴望。普京被兩種呼聲擠在了夾縫之間,左右為難。火上澆油的是,釋放出來的人質透露了更為可怕的信息,在劇院內的每一個角落,恐怖分子都安裝了炸藥,甚至很多人質的身上也安裝了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