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裏,病人給醫生打小費;在學校裏,家長給老師送禮;而在治安部門和暴力機關中,軍隊和警察對老百姓索賄也顯得更加有恃無恐。因此,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看法,俄羅斯麵臨的兩個最為艱巨的任務,一是防範車臣恐怖分子的襲擊,二是打擊官場中的腐敗現象。
國際組織“透明國際”曾經連年公布“全球腐敗指數排名”,經過調查後竟然驚異地發現,俄羅斯的排名始終位於一百名開外,即便是一些被認為腐敗嚴重的非洲國家,相比之下也都相形見絀。
前總檢察長烏斯季諾夫在分析俄羅斯的腐敗現象之後指出:“80%的官員有不同程度的腐敗行為;調查顯示,有29%的個人和56%的企業曾被迫行賄,在那些尚未行賄的人中,也有44%的人‘有所準備’的。”
麵對這樣棘手的問題,普京仍舊敢於“亮劍”。麵對日益嚴峻的腐敗,他大聲疾呼:“要像對待叛國罪一樣懲治腐敗!”他在執政後不久便頒布《國情谘文》,在谘文中鄭重宣布:“不論是地方還是中央,肆意褻瀆國家法製、壓迫經營者、為腐敗創造條件的官員均大有人在。而要想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就必須減少部門章程、簡化企業注冊、考核、投資審批等各項程序。”
普京的反腐鬥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台伊始對經濟腐敗的處理,主要集中在2000—2002年;第二階段則著手解決更為困難的政治腐敗問題,主要集中在2003—2004年第一屆總統任期結束前後。
在第一階段,普京在經濟領域著重打擊官商勾結現象,取得的最為輝煌的成果就是將金融寡頭中的“猛虎”清理出局。在將別列佐夫斯基驅逐出國門以後,普京隨即開始對政治腐敗開展了有利、有理和有節的“權力柔道”。
普京首先在製度上樹立相應的規範。俄羅斯官場上的人情交往泛濫,原因在於職業公務員製度的缺失,以至於嚴重貪汙腐敗現象使得國家利益蒙受空前的侵害。因此,在2002年“七大寡頭”的聲威在俄羅斯國內銷聲匿跡以後,普京馬上頒布了一係列旨在掃除貪汙腐敗現象的法律草案,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俄聯邦國家公務原則法》。
一年以後,普京簽署總統令,直接聽命於總統的反貪汙賄賂委員會宣告成立,此後在各級檢察機關內部,反貪汙腐敗監督局也隨即成立,監視著俄羅斯官場上的一切腐敗現象。在革新製度的同時,普京對一些涉嫌貪汙腐敗的官僚也給予了有力的打擊和嚴厲的懲治。
2003年6月下旬,俄羅斯聯邦最高檢察院、內務部和聯邦安全總局同心協力,在普京的策劃下展開了一場神不知鬼不覺的“獵狼行動”,涉嫌貪汙的一名上將和六名上校在這次行動中成為北極熊鐵掌下的獵物。
在醫院裏,病人給醫生打小費;在學校裏,家長給老師送禮;而在治安部門和暴力機關中,軍隊和警察對老百姓索賄也顯得更加有恃無恐。因此,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看法,俄羅斯麵臨的兩個最為艱巨的任務,一是防範車臣恐怖分子的襲擊,二是打擊官場中的腐敗現象。
國際組織“透明國際”曾經連年公布“全球腐敗指數排名”,經過調查後竟然驚異地發現,俄羅斯的排名始終位於一百名開外,即便是一些被認為腐敗嚴重的非洲國家,相比之下也都相形見絀。
前總檢察長烏斯季諾夫在分析俄羅斯的腐敗現象之後指出:“80%的官員有不同程度的腐敗行為;調查顯示,有29%的個人和56%的企業曾被迫行賄,在那些尚未行賄的人中,也有44%的人‘有所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