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6”的墜落:揮之不去的夢魘(2 / 2)

雖然救援人員發揮了最大的努力,但在此次空難中機上147名官兵僅有33人獲救,其餘114人不幸罹難。

直升機在坎卡拉雷區墜毀,再度刺痛了俄羅斯戰士們的內心。原本海軍的一艘世界一流水平的“航母殺手”的沉沒就已經夠糟糕了,兩年之後,空軍部隊的另一“驕子”又損失於一場意外的災難之中,這促使普京政府在憤慨與惋惜之餘,加快了對事件的全麵調查。

事發的原因,無非兩種,一是駕駛員技術失誤,二是遭受襲擊。俄羅斯駐車臣部隊的一位指揮官首先解釋,這是超出直升機荷載量造成的悲劇。因為“米-26”直升機雖然擁有強大的運載能力,但充其量也隻能運送80人。而這次運載數量卻超過了將近一倍,因此引發了意外墜毀。

但是,俄羅斯國防部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對此並不認同,他強調說:“這是一種荒誕離奇的解釋,‘米-26’直升機載重量很大,就是一個發動機工作,也可以裝載這麼多,甚至更多的乘員。”

普京對伊萬諾夫的解釋不太滿意,畢竟事情的緣由還沒有徹底弄清,他一再敦促伊萬諾夫:“我們將盡快向車臣派出一個專門的調查委員會,徹底調查這起災難。”

普京的這句話明顯帶著“殺機”,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裏,根本不相信坎卡拉基地的這支效忠俄羅斯聯邦的精銳勁旅在曆經“庫爾斯克號”事件中軍官們的“玩忽職守”後,會再一次犯下人為錯誤。因此,他更相信這是車臣境內的非法武裝分子策劃的軍事陰謀。

果然不出普京所料,車臣恐怖分子馬上為這次成功的襲擊表示祝賀,甚至難以掩飾陰謀得逞的醜態——他們在自己的非法網站上公布了直升機墜落雷區的圖片,並以一張書麵聲明對圖片做了注腳:“憑借‘針’式地空導彈的神力,我們一舉擊落了一架‘米-26’重型直升機。這是反抗‘占領軍’的重大勝利。”此外,該網站還宣布了策劃擊落直升機的全過程,這引發了俄羅斯軍方的強烈不滿。

普京強烈譴責了車臣恐怖分子的野蠻行徑,並將8月22日定為空難悼念日。悼念的對象,即3天前在這起飛機墜落中遇難的114名俄軍官兵。

普京在追究責任的同時,仍然堅持先從自身找原因,認為這場災難不能完全脫離官員們一貫的“玩忽職守”。因為早在1997年,俄羅斯軍隊管理條例就已經做出了明文規定,禁止使用“米-26”飛機運送士兵。普京告訴伊萬諾夫,日後必須深化軍事體製改革,為的是避免重蹈覆轍。隨後,俄羅斯國防部對其中涉嫌“玩忽職守”的軍官給予了一定的懲辦。

作為俄羅斯總統,普京知曉批評的手段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團結,以圖更有效地消滅車臣境內的恐怖襲擊。如果恐怖襲擊在這次空難的原因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那便意味著車臣恐怖組織的實力正在逐漸恢複,大有卷土重來之勢,他們很可能會借助高山密林的地理優勢不斷為俄軍帶來麻煩,從而達到威脅俄羅斯國家安全、增加談判籌碼的目的。

於是,普京決定對車臣恐怖勢力重拳猛擊。在直升機墜落事件發生後不久,俄羅斯軍隊在車臣境內的諾紮伊-尤爾特山地中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特別行動,並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共有不少於50名非法武裝分子在這次行動中淪為撒旦豢養的牲口。

對於普京而言,這次行動在打擊了車臣恐怖分子的同時,也或多或少挽回了俄羅斯軍隊在國際上丟失的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