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3)

封蔚便以切磋名義,打上門去。

了解的人知道封蔚心中有氣撒不得,不了解的人還以為金刀衛得罪德王了呢。

封蔚天生神力,又從小和凶狠獵物廝殺,還為自保早早收過人命,自帶一股血煞之氣。在得到餘柏林悉心教導之後,身上的野路子收斂許多,變得更加刁鑽凶狠。

最後,封蔚一路挑上去,隻在金刀衛指揮這裏碰壁,被收拾了。

金刀衛指揮名為鄭牧,字之豪,乃是將門虎子,十幾歲就被扔到邊疆刀口舔血,如今不滿而立,已經是百官聞風喪膽的金刀衛指揮。

封蔚雖然天賦不差,但比起老將來,還是差了不止一層,所以被虐也是理所當然。

何況鄭牧絲毫不給封蔚麵子,該怎麼揍就怎麼揍。

封蔚很丟臉的回來哭訴,餘柏林說了一聲“該”。

這麼囂張,總要有個人治治他。

封蔚更委屈。不是有餘柏林治著他嗎?哪裏沒人治了?

不過封蔚對鄭牧還是很尊敬的,尊敬的結果就是,他天天纏著人家找揍。

鄭牧這才明白,原來封蔚不是個冰山,而是塊甩不開的牛皮糖。早知道這麼麻煩,他也裝作打不過好了。

讓鄭牧更憋屈的是,這塊牛皮糖還有一個溺愛至極的熊家長。當熊家長得知封蔚向鄭牧討教時,非常高興的召來鄭牧,說,朕的弟弟很難得服一個人啊,愛卿真是太好了啊,愛卿給朕弟弟當師父吧!

於是牛皮糖就成了鄭牧的徒弟。

鄭牧:……

心好塞,完全不想動了。

大概是有這種經曆這種心累,鄭牧最後和餘柏林成為莫逆,就毫不意外了。

說起來都是淚啊。

封蔚拜了師的時候,餘柏林的後手也終於其作用了。

故意欺負他,把活推給他的人,無一例外被上官訓斥,還是當著所有人的麵訓斥,說他們為“文盜”。

這罵名一出,這幾位翰林基本上上升無望,隻能求外放了。

餘柏林做的事很簡單,他隻是認認真真的修典,修的非常認真。每一條款,都仔仔細細的寫明了出處不說,曆年來條款的變化,都列的清清楚楚。

可以說,他一個條款下麵,就是一篇文章了。

按照現代論文觀點,叫文獻綜述。

所有翰林中,也隻有餘柏林這麼寫。

那些翰林也不是全部推給餘柏林寫。他們還是有寫個一兩條的。他們看著餘柏林幫寫的條款很詳細,也沒多想,隻嗤笑這個呆子,連被人欺負了都看不出來。

當他們呈上去之後,上官就氣笑了。

寧桂洲其實早就知道有人為難餘柏林。但新來的翰林被為難很常見。餘柏林年少成名六元及第,他擔心餘柏林新生狂妄,這對餘柏林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餘柏林之前表現,已經讓他心生好感,覺得他名不虛傳,怪不得能寫出《春秋集注》這樣的經義著作。

這次寧桂洲讓餘柏林再被磨礪一下,算是最後的試煉,讓餘柏林看清楚官場百態一角而已。

餘柏林不怨不怒,不驕不躁,硬是完成了好幾倍的工作量,其個人能力讓寧桂洲讚歎不已。他本以為餘柏林會想出應對方法,比如讓他老師張學士出麵之類——想到這裏,寧桂洲對於那幾個蠢貨真是冷笑不已。

那幾個蠢貨隻看到餘柏林出身寒門,沒有家族宗族幫襯,卻忘記了餘柏林師承張嶽,那可是內閣學士!

得罪了內閣學士,你還想入內閣,做夢吧。

而且更可笑的是,他們不敢得罪陳磊,乃是因為陳磊有陳家作為靠山。可餘柏林也是陳磊弟子,陳磊乃餘柏林蒙師。

真是在翰林院修書修久了,腦袋都全裝紙屑了嗎?

寧桂洲沒想到的是,餘柏林沒有找任何人幫忙,而是自己硬生生通過強悍的個人能力,把事情全做完了,而且做的比任何人都好。

“真是年少意氣。”寧桂洲終於從餘柏林身上看到了一絲少年人的倔強,但這倔強他很欣賞。

或許之後會有很多事,將餘柏林身上少年意氣磨掉,讓他知道,個人能力不代表一切。但他有這份能力,也有這份誌氣,再加上有別人幫襯,今後一定會成為一個能做實事的官員。

寧桂洲本就準備推舉餘柏林了,當他看到為難餘柏林的人呈上來的典籍之後,氣笑了。

這群人一點腦子都不長了嗎?潛規則就是潛規則,不能拿到明麵上來說。他們為難餘柏林,讓餘柏林代為修典,不鬧到他麵前,不過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可看看這些條款,有幾條特別簡陋甚至有錯處,其餘幾條寫的十分詳盡,風格完全不一樣。那餘柏林的風格,一眼就能看出。

他們都不知道改一改嗎?

一拿上來,就知道不是他們寫的!真當他一樣蠢嗎?

其實他們最好的做法,應該是餘柏林無論編寫了什麼,他們都不能全全搬用,而是修改之後,和自己之前條款風格相統一才是。

估計他們也覺得餘柏林寫得太好,就直接拿上來了。

寧桂洲不罵他們都不成。

罵過之後,寧桂洲又想,不知道餘柏林是不是看透了這幾人行事,才故意這麼做。不過他很快就自己打消了這想法。

這應該是巧合。誰會想到,這些人真的這麼蠢,真的會原封不動的呈上來?

事後,餘柏林給了那幾位翰林身邊伺候的小吏一人五十兩銀子,事了拂袖去。

連寧桂洲都不曾想到,不過是小吏幾句敲邊鼓,就能左右這群蠢貨的思想。

....................................

內閣中,洪敏之看著遞上來的輪值名單,沉默不語。

翰林院中人還在爭一個講官名額,卻並不知道,內閣中有人員變動,洪敏之已經授意寧桂洲,選出新的輪值人員。

內閣除了閣老和大學士這第一批次的人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官吏。這些多由翰林輪值,也有常駐書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