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用權與用幹部(1 / 3)

其次,使組織內部職責不清。在金字塔形組織結構中,如果一些在中層或基層就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高層領導出麵才能解決,勢必影響正常的工作程序。案例中董事長的事必躬親不僅違反了幼兒園的正常組織製度,也會使自己身陷繁雜瑣碎的小事中。而教學主任繞過園長直接與董事長聯係則易導致組織內部職責不清和拉幫結派的現象產生。

再次,削弱被越級者的責任感。從另一個角度看,越級管理的頻頻出現會架空中間層的管理者,使被越級的中間層管理者產生挫敗感,逐漸失去對問題的判斷能力,對上級產生抵觸心理。案例中年輕董事長的直接幹預、教學主任對園長的不尊重直接威脅到老園長的威望和影響力,會打擊園長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對董事會乃至其他教職員工心生不滿,進而出現怠工、不作為甚至離職的行為。

最後,在組織內部形成不良風氣。無論是越級指揮還是越級報告,久而久之會在組織內部形成怪圈,下級期望通過越級報告獲得晉升,上級習慣用越級指揮顯示權威,最終導致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協作氛圍受到破壞。案例中教學主任的做法可能是出於想獲取晉升的動機。如果他達到目的,之後就會有其他人也走這樣的“捷徑”,無疑將形成越級管理、報告的惡性循環,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和人力資源的調配。

對於下級的越權,領導幹部要做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地批判、指責。下級越權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出於公心,無意越權;二是私心作怪,故意越權。有人因為不滿意自己的現任職務,故意與領導爭權;有人則是為了突出自己,追求轟動效應,因此領導幹部必須對下級的越權進行正確判斷。

對出於公心的越權者,應該先表揚後批評,畢竟越權是為了工作,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同時也要講清其越權帶來的負麵影響,幫其找出不越權也能將事情辦好的方法。對那些“事事爭權奪利,時時突出自己”的越權者,則應采用適當手段進行批評教育,以達到警示目的。

案例中教學主任的做法屬於第二類,園長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解決:

(1)向董事長講明上下級同時越權給園管理帶來的負麵影響,爭取上級領導的理解和支持,借助領導的影響力消除阻礙問題解決的一些人為因素。

(2)與教導主任有效溝通,指出其越權管理的危害性,明確其越權的真正目的,以便采取進一步措施。

(3)通過全體教職員工會議對先前發生的一係列越權事件進行處理。若在溝通後教學主任糾正了自己的不當行為,園長可在會上對其工作的積極性進行表揚,同時指明要按規章製度辦事,不可操之過急;若在溝通後教學主任的行為沒有改觀,園長應在會前與董事長商討對教學主任的處理辦法,在會上予以宣布。

其次,使組織內部職責不清。在金字塔形組織結構中,如果一些在中層或基層就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高層領導出麵才能解決,勢必影響正常的工作程序。案例中董事長的事必躬親不僅違反了幼兒園的正常組織製度,也會使自己身陷繁雜瑣碎的小事中。而教學主任繞過園長直接與董事長聯係則易導致組織內部職責不清和拉幫結派的現象產生。

再次,削弱被越級者的責任感。從另一個角度看,越級管理的頻頻出現會架空中間層的管理者,使被越級的中間層管理者產生挫敗感,逐漸失去對問題的判斷能力,對上級產生抵觸心理。案例中年輕董事長的直接幹預、教學主任對園長的不尊重直接威脅到老園長的威望和影響力,會打擊園長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對董事會乃至其他教職員工心生不滿,進而出現怠工、不作為甚至離職的行為。

最後,在組織內部形成不良風氣。無論是越級指揮還是越級報告,久而久之會在組織內部形成怪圈,下級期望通過越級報告獲得晉升,上級習慣用越級指揮顯示權威,最終導致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協作氛圍受到破壞。案例中教學主任的做法可能是出於想獲取晉升的動機。如果他達到目的,之後就會有其他人也走這樣的“捷徑”,無疑將形成越級管理、報告的惡性循環,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和人力資源的調配。

對於下級的越權,領導幹部要做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地批判、指責。下級越權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出於公心,無意越權;二是私心作怪,故意越權。有人因為不滿意自己的現任職務,故意與領導爭權;有人則是為了突出自己,追求轟動效應,因此領導幹部必須對下級的越權進行正確判斷。

對出於公心的越權者,應該先表揚後批評,畢竟越權是為了工作,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同時也要講清其越權帶來的負麵影響,幫其找出不越權也能將事情辦好的方法。對那些“事事爭權奪利,時時突出自己”的越權者,則應采用適當手段進行批評教育,以達到警示目的。

案例中教學主任的做法屬於第二類,園長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解決:

(1)向董事長講明上下級同時越權給園管理帶來的負麵影響,爭取上級領導的理解和支持,借助領導的影響力消除阻礙問題解決的一些人為因素。

(2)與教導主任有效溝通,指出其越權管理的危害性,明確其越權的真正目的,以便采取進一步措施。

(3)通過全體教職員工會議對先前發生的一係列越權事件進行處理。若在溝通後教學主任糾正了自己的不當行為,園長可在會上對其工作的積極性進行表揚,同時指明要按規章製度辦事,不可操之過急;若在溝通後教學主任的行為沒有改觀,園長應在會前與董事長商討對教學主任的處理辦法,在會上予以宣布。

按照組織行為學理論,可以將組織分為決策層、管理層和操作層三個層級。組織良好運行的關鍵是各層級各司其職,使組織內部的上傳下達都能依次進行。

以本案例來說,首先,董事長要有全局觀念,站在全園的立場實施管理,圍繞幼兒園發展的全局做事,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事必躬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