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誤區
1.過分的評價標準。以“乖”“聽話”“學習好”為好孩子的標準。孩子為得到大人的認可,想方設法去討好別人以獲得關注。
2.過多的包辦代替。用威逼、強迫的方法,使孩子產生膩煩和逆反。習慣於為孩子做出決定,少有征求孩子的意見,不給或少給孩子表達意願的機會。
3.過小的教育空間。過難的教育內容,過量的作業練習,過度的身心疲憊。把孩子應有的玩樂當作“浪費時間”“不務正業”。
4.過早的不堪重負。孩子過早受到成人生活中的煩惱和憂慮的影響,如離異家庭孩子在幼年就感受到對家庭關係、對金錢的憂慮和壓力,造成心理扭曲。
成長故事
愛跳舞的小姑娘
19世紀末的美國,有一個愛跳舞的小姑娘,她的家庭非常貧困,但是,母親發現了她的舞蹈天賦,就籌集了一筆費用,送她去正規的舞蹈學校上學。
然而,小姑娘學了三次,就不肯去了。她認為那種舞蹈不是她想學的舞蹈。母親雖然花去了一筆不少的生活費,但還是決定尊重女兒的意願。在母親的支持下,小姑娘開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藝術,她突破了古典舞蹈的刻板教條,用飄逸、充滿生命力的舞姿,激發了眾人對舞蹈的激情和熱愛,從而創立了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現代舞派。她,就是被稱為“世界現代舞之母”的伊莎多拉·鄧肯。
她後來回憶說:“母親給了我一個充分自由的空間,讓我勇敢地去追求藝術,讓我有了自己的道路。孩子的天賦過早地喪失,絕大部分是父母的教育造成的。”
教育誤區
1.過分的評價標準。以“乖”“聽話”“學習好”為好孩子的標準。孩子為得到大人的認可,想方設法去討好別人以獲得關注。
2.過多的包辦代替。用威逼、強迫的方法,使孩子產生膩煩和逆反。習慣於為孩子做出決定,少有征求孩子的意見,不給或少給孩子表達意願的機會。
3.過小的教育空間。過難的教育內容,過量的作業練習,過度的身心疲憊。把孩子應有的玩樂當作“浪費時間”“不務正業”。
4.過早的不堪重負。孩子過早受到成人生活中的煩惱和憂慮的影響,如離異家庭孩子在幼年就感受到對家庭關係、對金錢的憂慮和壓力,造成心理扭曲。
成長故事
愛跳舞的小姑娘
19世紀末的美國,有一個愛跳舞的小姑娘,她的家庭非常貧困,但是,母親發現了她的舞蹈天賦,就籌集了一筆費用,送她去正規的舞蹈學校上學。
然而,小姑娘學了三次,就不肯去了。她認為那種舞蹈不是她想學的舞蹈。母親雖然花去了一筆不少的生活費,但還是決定尊重女兒的意願。在母親的支持下,小姑娘開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藝術,她突破了古典舞蹈的刻板教條,用飄逸、充滿生命力的舞姿,激發了眾人對舞蹈的激情和熱愛,從而創立了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現代舞派。她,就是被稱為“世界現代舞之母”的伊莎多拉·鄧肯。
她後來回憶說:“母親給了我一個充分自由的空間,讓我勇敢地去追求藝術,讓我有了自己的道路。孩子的天賦過早地喪失,絕大部分是父母的教育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