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耿耿,可康熙玄燁就不一樣了,此時他是三朝老臣,且掌握輔政大權,對年幼的康熙就不那麼看得入眼了。這種情形就好像當年阿濟格私下稱呼順治為“孺子”一樣。不同的是,阿濟格還隻是背地裏表示,而鼇拜卻漸漸公然表露。在朝堂之上,鼇拜常常當麵頂撞小皇帝,也當著皇帝的麵,嗬斥大臣。
朝賀新年時,鼇拜身穿黃袍,僅其帽結與康熙不同。假如鼇拜遇上個末世也就罷了,其皇帝隻能忍氣吞聲,徒歎奈何,可當時的清廷還處於上升態勢,小皇帝康熙也不是等閑之輩,鼇拜如此行事,遲早會下場不妙。
有一次,鼇拜裝病,康熙去探望他,鼇拜臥床,席下放一把刀。康熙的侍衛搜出這把刀,局麵很是尷尬而緊張。小皇帝卻從容鎮靜,笑著說:“刀不離身是滿洲故俗,不要大驚小怪!”鼇拜的跋扈,小皇帝的機智應變,都可以想見。
鼇拜處於這些矛盾的中心。很明顯,鼇拜挑起換地事件,用意在於利用黃、白旗積怨,削弱反對自己的正白旗勢力,打擊政敵蘇克薩哈。在打擊對手這方麵,大權在握的鼇拜可謂輕車熟路。此前他就曾整治過內大臣費揚古。費揚古之子倭赫是康熙身邊的侍衛,在禦前對鼇拜表現得不怎麼禮貌,鼇拜對此深為銜恨。
康熙三年(1664)四月,鼇拜遂以倭赫等人擅騎禦馬、取禦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將其處死。費揚古對鼇拜痛恨不已,鼇拜又以“怨望”的罪名,將他及其子尼侃、薩哈連一並處死,家產籍沒,給予都統穆裏瑪(鼇拜之弟)。費揚古一門慘遭家破人亡之禍。不過,鼇拜這次意圖打擊蘇克薩哈的舉動卻失算了,直接導致了自己的下台。
鼇拜沒有想到卻有三個不怕死的官員敢於違拗自己換地的要求。他對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三人極為惱怒,分別以蘇納海“藐視上命”、撥地遲誤,朱昌祚、王登聯“紛更妄奏”的罪名,俱論死罪。康熙雖然年幼,但心知蘇納海等三人並沒有什麼大罪,隻不過是惹怒了鼇拜而被妄加罪名而已,於是召集輔政四大臣詢問意見。鼇拜堅持要將三人處以極刑,索尼、遏必隆附和,蘇克薩哈知道自己若反對極易惹火燒身,隻好沉默不語。
但年僅11歲的小皇帝卻極有魄力,堅持不允鼇拜所奏,隻是批準刑部擬定的處罰,即將三人各鞭一百,沒收家產。
沒想到鼇拜竟矯旨將三人處死。之後,鼇拜強行換地,表麵看起來,他又一次陰謀得逞。實際上,這未必是好事,因為它在小皇帝心中留下的印象絕對不會對鼇拜有利。
但是康熙和順治不同,他懂得忍,並且深深地牢記著大玉兒教導他的話‘盛極必衰,月盈則虧,當高到不能再高,就隻能往下走了。
小玄燁明白,他現在尚未親政,未能把握實權,待得有朝一日,一旦大權在握,他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鼇拜。
月盈則虧 盛極必衰
康熙四年,十二歲的玄燁到了大婚的年紀,各地適齡秀女的名單已經呈了上來,大玉兒吸取了順治和娜木鍾的教訓,決定不再從科爾沁挑選皇後的候選人,而是從四大輔臣的子女中挑選。
其中有索尼的孫女蘭芳(康熙的第一位皇後孝成仁皇後),納蘭明珠的妹妹明慧(大阿哥之母慧妃),遏必隆之女昭萱(康熙的第二位皇後孝昭仁皇後),鼇拜的小女兒蘭若(此人物為虛構)以及康熙的表妹佟若華最為出眾。
為了培養孩子們彼此的感情,大玉兒在這些女孩滿了十歲之後,就把她們接入宮中,一來是為了培養小皇帝和她們之間的感情,二來也是為了看個人的人品。盡管她知道,未來的皇後必是蘭芳無疑。
這些孩子中蘭芳生的最美,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家世又好,人也機靈,謙和有禮,會察言觀色,是一朵解語花,和當年的宛如很像,隻可惜又注定是一個紅顏薄命的人。
明慧容貌不及蘭芳,嘴巴卻很甜,最會哄人,經常把人哄的眉開眼笑,和她在一起,總是會感到發自內心的開心。
昭萱個性開朗,直來直去,人也極為聰明,最是調皮可愛。
佟若華是康熙的表妹,若在現代,她和康熙就是近親,不能結婚的,但在古代,卻不講究這些,她為人比較文靜,溫文爾雅。
若說到這幾個女孩當中最不討人喜歡的無疑就是鼇拜的女兒蘭若了,她驕橫霸道,當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幾個女孩子進宮後,玄燁少年心性,和幾個女孩子相處的很是愉快,隻除了蘭若。其餘他都很是喜歡,當然,最喜歡的無疑就是蘭芳了,他也私下跟大玉兒提及過,希望他日選後時能立蘭芳為後。
大玉兒麵上笑著,心中卻很是可惜,康熙可是個出名的克後高手,他的皇後一個比一個命短,即使是後來雍正的媽母憑子貴,當上了太後,也是一年不到,就一命嗚呼了。
但她總不能告訴他,‘你是有名的克後高手,不能立皇後的’吧?所以,隻能在心裏惋惜了。
在大婚之前,大玉兒曾把他叫來,暗示了一番,叫他節製一點。可惜皇帝到底年輕,美色當前
誰能扛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