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蘇婷忽然感到很慶幸,幸虧自己穿越是變成了孝莊,如果讓她穿成慈禧那個後世唾罵的賣國賊,那她真的是無顏活於這個世上了。
嘉定三屠與揚州十日
清軍入關後,為了讓漢人遵從滿製,身為大清國攝政王的多爾袞頒發了“留發不留頭”的嚴厲剃頭令,稱:“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向逆命之寇,必責重罪”。
但剃發對當時的漢人而言,心理上是難以承受的。“身體發膚授之父母,不可損傷”,這是千年以來的倫理觀,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剃發不僅有違傳統,也是一種侮辱。因此這項政策不僅遭到了傳統知識分子的抵製,也激怒了下層民眾。於是,本已逐漸平靜的江南又騷動起來了。
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軍進攻南明,兵圍揚州。
民族英雄史可法正在揚州督師,固守孤城,急命各鎮赴援,但各鎮抗令拒不發兵。令揚州孤立無緣。
清軍乘機誘降,遭到史可法嚴詞拒絕。
時任清軍主帥的多鐸先後五次親自致書,史可法都不啟封緘。
多鐸命清軍攻城,史可法率軍民浴血奮戰,曆七經七天七夜。
二十五日城終於被攻破,軍民依舊頑強抵抗,大部人壯烈犧牲。
多鐸因數日遭到反抗,自身傷亡也重,下令,“十日不封刀”。
於是,整個揚州遭到燒殺淫掠,昔日繁華都市頓成人間地獄。人民死亡在八十萬之上。
史稱‘揚州十日’!
城破時史可法被俘,多鐸勸諭歸降,史可法說:“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誌不可屈。”遂英勇就義。
此事傳到北京,蘇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鐸,怎麼會是多鐸,他怎麼變得如此的殘忍,屠殺百姓,臨走之前,他明明信誓旦旦的向她保證,絕不亂殺平民的。他怎麼可以出爾反爾,多鐸,你真的變了嗎?你不再是我認識的多鐸了。
清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軍再下剃發令,命令十天之內,江南人民一律剃頭,“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這道法令嚴重傷害江南百姓的民族感情,本來就不滿自己的國家遭外族侵略,‘剃發令’的下達更是火上澆油。百姓於是紛紛揭竿而起,開始了反清。其中嘉定人民尤為頑強激烈。
閏六月十三日,剃發令下,群眾開始聚在一起醞釀如何反抗這道命令。
嘉定知縣強製剃發令一出,起義頓時爆發。
城郊居民一呼百應,打敗前來圍剿的清軍。
群眾們公推出黃淳耀、侯峒曾出麵領導抗清。
降清大將李成棟率清兵猛攻,城中居民冒雨奮戰,堅守不屈。然而這樣的反抗對於幾十萬清軍來說無疑是以卵擊石,最終清軍用大炮轟城,始得攻入。
侯峒曾投河而死,黃淳耀自縊,城中卻無一人投降。
清軍忿而屠城,殺了兩萬餘人後棄城而去。這是嘉定第一次屠。
次日朱瑛又率群眾入城,再度抗清舉動,又遭失敗,再遭清兵屠殺。這是嘉定第二屠,
然而抵抗的餘波並未就此平息,八月二十六日,綠營把總吳之藩造反,此人本是吳淞守軍將領馮獻猷部下,隨馮投降了李成棟,但這是一次無望的起義,很快就被覆平,李成棟惱怒之極,嘉定也再遭浩劫,連同平息吳的造反外帶屠戮平民,嘉定城內外又有兩萬多人被殺,這是嘉定第三屠。
這三次屠殺,在中國曆史上被稱為‘嘉定三屠’
經過嘉定三屠野蠻的血腥鎮壓,終於壓製住了反抗的餘波,李成棟因為平定江南供給卓著,被提拔為江南巡撫,不久又調往東南平定南明隆武朝,可謂戰功累累。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也是民族罪人。
一將功成萬骨枯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婷將奏折扔在了桌子上,“幾十萬百姓,幾十萬條性命。多鐸,你忘記你答應過我什麼嗎?不傷害那些百姓分毫的!”
“他們起兵反抗,下場就隻有一個。”多鐸抬著頭,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著。
蘇婷看著他,他還是自己認識的多鐸嗎?現在的他變得讓她覺得好陌生,難道,這就是權勢帶來的後果嗎?
“豫親王可曾想過,血腥屠殺,鎮壓並不是長久統治之道,隻會讓他們更加的憎恨大清。”
多鐸一呆,她居然改了稱呼,她居然稱呼她為豫親王。在他的印象裏,她從來沒有這麼稱呼過他。
“玉兒,你......”
“你知道嗎?你變了!變得讓我覺得害怕。”蘇婷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也對,你現在是和碩豫親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握這麼大的權勢,能不變嗎?”
“我......”
“哀家累了,豫親王告退吧!”蘇婷頭也不回的走進內室。剩下多鐸一個人站在房內發呆。
“豫親王,請吧!”蘇茉爾走上來。
“玉兒,她對我很失望!是嗎?蘇茉爾。”多鐸依舊深深地望著內室。
“王爺知道,格格有顆菩薩心腸,悲天憫人。這次王爺屠殺了這麼多的百姓,手上沾染了這麼無辜人的血,以格格的個性還是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