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片斷之二(1 / 3)

(這個過程多利索)荷花開了,露出嫩黃的小蓮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說:“ 我開。” (這哪像老人說的話,簡直像個孩子!“ 我開了” ,看這話說的!“ 我開了” ,這是多白的大白話,可用在這裏,全活了,將前麵的文字全救活了!)荷花到晚上要收朵。輕輕地合成一個大骨朵第二天一早,又放開。荷花收了朵,就該吃晚飯了。

下雨了。(跳得多遠,這思維,這意象。可是何嚐又不會下雨呢?)雨打在荷葉上啪啪地響。雨停了,荷葉上麵的雨水水銀樣地搖晃。一陣大風,荷葉傾倒,雨水流瀉下來。

荷葉的葉麵為什麼不沽水呢?(你問誰呢?)荷葉粥和荷葉粉蒸肉都很好吃的。(跳躍)荷葉枯了。

下大雪,荷花缸裏落滿了雪。(老人枯坐著,意識在流動。他想得多深遠呀,他坐在那裏出神,眼神空洞,他眼前像過電影似的:下雨了。雨打在荷葉上啪啪響。荷葉枯了。雨停了。下雪了。荷花缸裏落滿了雪……)(看到最後,我心都碎了,這哪裏是寫荷葉,分明是寫人的一生,寫他自己人雖老矣,可心如孩童的一生。)汪曾棋不老。

鴛鴦湖中老高郵1981年汪先生夫婦回到闊別40年的高郵省親。其間他們被縣裏安排到高郵湖泛舟。汪老說,別人都說我們是“ 高郵湖中老鴛鴦” ,先生的孫女聽到了,糾正說:不對,應該是鴛鴦湖中老高郵。

啊呀!這孩子。

“ 老高郵”汪家應該算得上是書香門第。

汪先生是1920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生。汪先生的家庭是個舊式地主家庭。他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 拔貢” 。家裏有田產,還開著藥店和布店,可生活相當節儉。據汪先生回憶:他的祖父愛喝點酒,酒菜不過是一個高郵鹹鴨蛋,而且一個鹹鴨蛋能喝兩頓。喝了酒就一個人在屋裏大背唐詩。

汪先生的祖父還是個有情趣的人。有這樣一個片斷:一次小汪曾棋不停地打隔,他的祖父把他叫到跟前,問:我吩咐你的事做了沒有?小汪曾棋使勁想,想了半天也沒有想起來,隻得說:沒有呀!

他的祖父哈哈大笑:隔不打了吧!他祖父說,這是治打隔的最好方法。

汪先生的生母姓楊。在汪先生3歲時即因肺病去世。母親讀過書,字寫得很清秀。

據汪先生回憶,他的父親汪菊生是他所知道的最聰明的人,對他影響極大。

汪菊生多才多藝。他不但金石書畫皆通,而且是一個擅長單杠的體操運動員,一名足球健將。他還練過中國武術。

汪菊生有一間自己的畫室,為了用色準確,裱糊得“ 四白落地” 。汪菊生後半生不常作畫,以“ 懶”

出名。

汪先生談過這樣一個片斷:我父親的畫室裏堆滿了求畫人送來的宣紙,上麵都貼了一個紅簽:“ 敬求法繪,賜呼XX” 。我繼母有時提醒:這幾張紙,你該給人家畫畫了。父親看看紅簽,說:“ 這人已經死了。

(這個過程多利索)荷花開了,露出嫩黃的小蓮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說:“ 我開。” (這哪像老人說的話,簡直像個孩子!“ 我開了” ,看這話說的!“ 我開了” ,這是多白的大白話,可用在這裏,全活了,將前麵的文字全救活了!)荷花到晚上要收朵。輕輕地合成一個大骨朵第二天一早,又放開。荷花收了朵,就該吃晚飯了。

下雨了。(跳得多遠,這思維,這意象。可是何嚐又不會下雨呢?)雨打在荷葉上啪啪地響。雨停了,荷葉上麵的雨水水銀樣地搖晃。一陣大風,荷葉傾倒,雨水流瀉下來。

荷葉的葉麵為什麼不沽水呢?(你問誰呢?)荷葉粥和荷葉粉蒸肉都很好吃的。(跳躍)荷葉枯了。

下大雪,荷花缸裏落滿了雪。(老人枯坐著,意識在流動。他想得多深遠呀,他坐在那裏出神,眼神空洞,他眼前像過電影似的:下雨了。雨打在荷葉上啪啪響。荷葉枯了。雨停了。下雪了。荷花缸裏落滿了雪……)(看到最後,我心都碎了,這哪裏是寫荷葉,分明是寫人的一生,寫他自己人雖老矣,可心如孩童的一生。)汪曾棋不老。

鴛鴦湖中老高郵1981年汪先生夫婦回到闊別40年的高郵省親。其間他們被縣裏安排到高郵湖泛舟。汪老說,別人都說我們是“ 高郵湖中老鴛鴦” ,先生的孫女聽到了,糾正說:不對,應該是鴛鴦湖中老高郵。

啊呀!這孩子。

“ 老高郵”汪家應該算得上是書香門第。

汪先生是1920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生。汪先生的家庭是個舊式地主家庭。他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 拔貢” 。家裏有田產,還開著藥店和布店,可生活相當節儉。據汪先生回憶:他的祖父愛喝點酒,酒菜不過是一個高郵鹹鴨蛋,而且一個鹹鴨蛋能喝兩頓。喝了酒就一個人在屋裏大背唐詩。

汪先生的祖父還是個有情趣的人。有這樣一個片斷:一次小汪曾棋不停地打隔,他的祖父把他叫到跟前,問:我吩咐你的事做了沒有?小汪曾棋使勁想,想了半天也沒有想起來,隻得說:沒有呀!

他的祖父哈哈大笑:隔不打了吧!他祖父說,這是治打隔的最好方法。

汪先生的生母姓楊。在汪先生3歲時即因肺病去世。母親讀過書,字寫得很清秀。

據汪先生回憶,他的父親汪菊生是他所知道的最聰明的人,對他影響極大。

汪菊生多才多藝。他不但金石書畫皆通,而且是一個擅長單杠的體操運動員,一名足球健將。他還練過中國武術。

汪菊生有一間自己的畫室,為了用色準確,裱糊得“ 四白落地” 。汪菊生後半生不常作畫,以“ 懶”

出名。

汪先生談過這樣一個片斷:我父親的畫室裏堆滿了求畫人送來的宣紙,上麵都貼了一個紅簽:“ 敬求法繪,賜呼XX” 。我繼母有時提醒:這幾張紙,你該給人家畫畫了。父親看看紅簽,說:“ 這人已經死了。

每逢春秋佳日,天氣晴和,汪菊生就打開畫室作畫。汪曾棋就站在邊上看。見他父親對著宣紙端詳半天。先用筆杆的一頭或大拇指指甲在紙上劃幾道,決定布局,然後畫花頭、枝幹、布葉、勾筋。畫成了再看看,收拾一遍,題字、蓋章,用德釘釘在板壁上,再反複看看。汪菊生年輕時曾畫過工筆的菊花。能辨別、表現很多菊花品種。汪先生回憶他的畫,照我看是很有功力的。可惜局處在一個小縣城裏,未能浪遊萬裏,多睹大家真跡,聲名傳得不遠,很可惜!汪菊生學過很多樂器,笙簫管笛、琵琶、古琴都會。他的胡琴拉得很好。汪先生說,幾乎所有的中國樂器我們家都有過,包括瑣呐、海笛。我吹過的簫和笛子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好的簫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