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納木湖在唐古拉山口的咫風吹拂下顯得如此安祥整潔,恰如大山的妻子,嫻靜高貴、鎮定大度。山口有一大堆遊人留下的瑪尼石堆和一個高高矗立、旗杆狀的風馬旗。風馬旗上印有經文的布條已被晝夜的咫風撕得隻剩下一縷縷斷發絲般的破布筋。山口的風在此獲得了一個小小的聲音,但聽來仍震耳欲聾,我們裹著毛毯下車時,不得不對著風口大聲說話。
我們在西藏蔚藍的天空和徐徐的白雲下翻山而去,幾乎剛到納木湖邊上時就遇到了個特別好的天氣。我們的旅行車常常要在溪流和河溝之上艱難地馳行,溪流濺濕的輪胎有時一直翹到車窗那麼高。外麵的山腳下是無邊的草原、沼澤。一條行車道蜿蜒向前,在廣漠的大地上勉強能看得清一條路,那藍色的湖泊越來越大、越來越寬闊,它像一朵潔白的浮雲,飄浮在地平線上,時而離我們很近,時而又變得遙遠,又仿佛一片巨大藍色的雲海,而我們的車身似乎要開到空氣裏去。隨著旅程的越來越近,車上的人都開始一言不發,不由得屏息靜氣。誰也沒有真正有看到水的感覺,每個人視野中所擁有的,都是仿佛一片天空,一抹純淨的色彩。我們猶如貧窮的畫家突然被送往一大倉庫的橙色、紅色、藍色和白色的顏料堆裏去一樣。每個人都忘掉了他們看到過的山水,他們經曆過的最美麗的異域奇境,陽光猶如洞開的地窖門(那種鬆木蓋板),被一隻有力的手在他們頭頂上掀起----掀起時帶上來一股多少年不見日光的陰冷的地氣,同時又往下衝進去在陽光折射中呈現顆粒狀的地麵的塵埃每個人都在各自的座位上,獲得了那驚奇的一刻!
湖中有個紮西島,那是我們預備晚上過夜的地方。島上有兩塊矗立的巨石,我們的越野車從其下麵開過,仿佛一隻蠕動的甲蟲。巨石呈舊石器時代的工具形狀,高聳人雲,宛如我記憶中的複活節島古怪石像的形狀。同樣的高大陰森、不可思議,仿佛遠古的仙人們曾用它來開鑿出路,後來就隨手一扔,讓它那樣高大疊立,圍繞著那兩塊巨石有長長的一堵瑪尼牆。再過去就是一間小屋,用石塊壘就,是全島唯一的一間小石頭屋,供來此朝拜和遊覽的人們來不及回去時晚上在此宿夜。我在沒踏上紮西島之前就已經聽說了有這麼一間小屋,可我還是被它的極度簡陋和矮小嚇了一跳,我們一行人幾乎未等車停穩,就急急地鑽出車廂,往那湖邊上直奔。
我對於西藏的空間的認識,對於它特有的空氣和水的感悟,在這個深藏於天空、深藏於白雲和雪山之間的聖湖邊上達到了極致。因為正是它那無邊的高原風光、無邊的曠野反過來能映襯它的宗教,它的巨大建築物的形成和樣式,仿佛正是這些空氣,鑄成了布達拉宮的金頂,正是這些跌宕起伏的白雲,編織了曠野上的那些經蟠----乃至藏地特有的樂器中的法號和鑼。金色的陽光賦予大昭寺樓層隱晦曲折的線條,以及層層疊現的布達拉宮自上而下的宮牆,微風吹佛草原上的氈房和羊群,那就是深藏於古代傳說中作為達賴喇嘛臨時夏宮而設的美麗的羅布林卡,而那些雪山----那些無論你在藏地的哪個角落都可以看見的無邊的隱隱綽綽的山巔;那些滾滿卵石的河灘,造就了它的語言文字的音域和音質,造就了它四處傳誦的經文。西藏的一切都可見於這塊土地上的人對於其天空和土地的認識,我忘了說,那些雪山造就了人們沿途可見的瑪尼堆。人們模仿神的作為,那些人手一片,人越堆得越高、越壯觀的瑪尼堆,難道不是投射在西藏人傳統心智上的對於山巔雪峰的無言讚美以及----最抽象意義上的領悟?年複一年,他們在西藏的四麵八方展開的朝拜和轉經儀式,難道不包含對其無限旖旎的風光的古老的敬畏和留戀?因此,我認為理解西藏,重要的不在於那些宗教的具象,而在於宗教所由此派生出的那種精神----那個精神的空間。那空間裏的水、氣、火焰和土地,因了這塊土地的緣故,西藏人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天上,他們的生活似乎自古以來,就一刻都離不開這裏蔚藍的天空,這裏的白雲、這裏的神鷹和飛鳥他們的精神也從未遠離那積雪的山峰,無論是崗底斯山、喜馬拉雅山雪峰,還是昆倉山、念青唐古拉,都是最終哺育了他們的想象力,他們的神靈、他們的寺院的牆都最終鑄就了他們的空間感和時間感,他們的熱衷於來世的靈界,熱衷於讚美和艱苦跋涉的生活方式。天空是纏繞在西藏頭頂上的哈達,是纏繞在神靈身上的美麗的腰帶。
舉世聞名的納木湖在唐古拉山口的咫風吹拂下顯得如此安祥整潔,恰如大山的妻子,嫻靜高貴、鎮定大度。山口有一大堆遊人留下的瑪尼石堆和一個高高矗立、旗杆狀的風馬旗。風馬旗上印有經文的布條已被晝夜的咫風撕得隻剩下一縷縷斷發絲般的破布筋。山口的風在此獲得了一個小小的聲音,但聽來仍震耳欲聾,我們裹著毛毯下車時,不得不對著風口大聲說話。
我們在西藏蔚藍的天空和徐徐的白雲下翻山而去,幾乎剛到納木湖邊上時就遇到了個特別好的天氣。我們的旅行車常常要在溪流和河溝之上艱難地馳行,溪流濺濕的輪胎有時一直翹到車窗那麼高。外麵的山腳下是無邊的草原、沼澤。一條行車道蜿蜒向前,在廣漠的大地上勉強能看得清一條路,那藍色的湖泊越來越大、越來越寬闊,它像一朵潔白的浮雲,飄浮在地平線上,時而離我們很近,時而又變得遙遠,又仿佛一片巨大藍色的雲海,而我們的車身似乎要開到空氣裏去。隨著旅程的越來越近,車上的人都開始一言不發,不由得屏息靜氣。誰也沒有真正有看到水的感覺,每個人視野中所擁有的,都是仿佛一片天空,一抹純淨的色彩。我們猶如貧窮的畫家突然被送往一大倉庫的橙色、紅色、藍色和白色的顏料堆裏去一樣。每個人都忘掉了他們看到過的山水,他們經曆過的最美麗的異域奇境,陽光猶如洞開的地窖門(那種鬆木蓋板),被一隻有力的手在他們頭頂上掀起----掀起時帶上來一股多少年不見日光的陰冷的地氣,同時又往下衝進去在陽光折射中呈現顆粒狀的地麵的塵埃每個人都在各自的座位上,獲得了那驚奇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