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 / 3)

回到家裏後, 往往電話鈴一響, 就以為是催稿來了, 猶豫著遲疑著常常不敢拿起話筒。在自己家裏也居然像做賊一般心虛膽顫。

於是想, 不如自覺地坐下來, 寫字還債。若正趕上思路枯竭, 感覺滯鈍, 也隻能冥索苦思, 煞費苦心, 沒的寫硬是寫, 不寫也得寫, 終日仰屋著書, 筆耕硯田, 昏天暗地好多天之久……

這樣一來, 不僅離家在外旅遊時隻能躲在衛生間裏見上帝, 就是回到自己家裏之後, 明明是可以關上房門安安靜靜一個人獨處了, 卻依然沒有辦法淨心見上帝。腦子裏裝著事, 終日負荷重重, 焦慮不安, 結果, 連躲在衛生間裏也見不著上帝了!

當然, 我上述所寫的這種旅遊乃是我們中國作家特有的一種“ 群居”式的旅遊。不是那種獨自漫走、獨行其是的旅遊, 那種對以往所熟撚甚至厭倦的人物景致的脫離、隔絕與規避, 那種去享受一個“ 離去者” 的漂泊與孤獨的心境, 或者是到異域他鄉有可能的萍水相逢的奇遇、新鮮與怡然, 一種遠處而來的戴著墨鏡的旁觀者悠閑……

布洛亞德在《身處別處》一文中曾提到一個說法, 他說, 旅遊就像外遇一樣給人以誘惑。而另一位西方作家則說, 所有的人都有一種“ 離心傾向” , 一旦有了旅遊的癖好, 我們就像情人想同居一樣, 想方設法去實現旅遊的願望。

他們所說的旅遊當然不是我所寫的這一種“ 旅遊” 。

那一種單獨的或者與相愛者起碼是相投相契者結伴而行的旅遊, 則完全是另外一番感受了。天壤相異。

我期待著那樣一次旅行, 在那種欲晴欲雨的天氣。

前日, 我收到一個18歲男孩子(我用了極大的克製力才沒有使用不好聽的稱呼)的讀者來信。他劈頭蓋腦說:“ 你去自殺吧!你寫那麼多思來想去沉重的書, 也讓我們跟著你亂想沉重。你這種人活著幹什麼?你為什麼不去自殺?你去自殺吧!!我們的生活不需要哲學!!!……”他的信函通篇湧滿激動。那些碩大林立的驚歎號, 猶若一隻隻冰冷的釘子, 從不知什麼方向的半空冷噢噢尖叫著掉落到我的腳趾上。我這才發現, 即使我用腳趾去讀, 也十趾連心。那些驚歎號年輕得力透紙背, 仿佛使我看見一個高高大大、壯壯實實的男孩子正站立在我麵前, 揮舞著那雙剛剛憤怒地摒棄了使他感到上當的書本、同時開始伸向滾燙的金錢世界的大手, 聲嘶力竭地衝我吼叫。

當時, 母親正在身邊。午飯剛過, 我們左拾右掇前前後後做著瑣事, 我克製住自己眼睛裏忽然湧起的缺乏明確性的淚水。

把信撕了, 丟進衛生間的馬桶裏, 嘩一聲衝了, 使之彙人人類糞便的汪洋。

我是在抽水馬桶衝響的一瞬間, 才對人類的糞便(包括精神的糞便以及精神的垃圾、汙垢)猛然蹦出“ 汪洋” 這個澎湃洶湧的語詞的。

回到家裏後, 往往電話鈴一響, 就以為是催稿來了, 猶豫著遲疑著常常不敢拿起話筒。在自己家裏也居然像做賊一般心虛膽顫。

於是想, 不如自覺地坐下來, 寫字還債。若正趕上思路枯竭, 感覺滯鈍, 也隻能冥索苦思, 煞費苦心, 沒的寫硬是寫, 不寫也得寫, 終日仰屋著書, 筆耕硯田, 昏天暗地好多天之久……

這樣一來, 不僅離家在外旅遊時隻能躲在衛生間裏見上帝, 就是回到自己家裏之後, 明明是可以關上房門安安靜靜一個人獨處了, 卻依然沒有辦法淨心見上帝。腦子裏裝著事, 終日負荷重重, 焦慮不安, 結果, 連躲在衛生間裏也見不著上帝了!

當然, 我上述所寫的這種旅遊乃是我們中國作家特有的一種“ 群居”式的旅遊。不是那種獨自漫走、獨行其是的旅遊, 那種對以往所熟撚甚至厭倦的人物景致的脫離、隔絕與規避, 那種去享受一個“ 離去者” 的漂泊與孤獨的心境, 或者是到異域他鄉有可能的萍水相逢的奇遇、新鮮與怡然, 一種遠處而來的戴著墨鏡的旁觀者悠閑……

布洛亞德在《身處別處》一文中曾提到一個說法, 他說, 旅遊就像外遇一樣給人以誘惑。而另一位西方作家則說, 所有的人都有一種“ 離心傾向” , 一旦有了旅遊的癖好, 我們就像情人想同居一樣, 想方設法去實現旅遊的願望。

他們所說的旅遊當然不是我所寫的這一種“ 旅遊” 。

那一種單獨的或者與相愛者起碼是相投相契者結伴而行的旅遊, 則完全是另外一番感受了。天壤相異。

我期待著那樣一次旅行, 在那種欲晴欲雨的天氣。

前日, 我收到一個18歲男孩子(我用了極大的克製力才沒有使用不好聽的稱呼)的讀者來信。他劈頭蓋腦說:“ 你去自殺吧!你寫那麼多思來想去沉重的書, 也讓我們跟著你亂想沉重。你這種人活著幹什麼?你為什麼不去自殺?你去自殺吧!!我們的生活不需要哲學!!!……”他的信函通篇湧滿激動。那些碩大林立的驚歎號, 猶若一隻隻冰冷的釘子, 從不知什麼方向的半空冷噢噢尖叫著掉落到我的腳趾上。我這才發現, 即使我用腳趾去讀, 也十趾連心。那些驚歎號年輕得力透紙背, 仿佛使我看見一個高高大大、壯壯實實的男孩子正站立在我麵前, 揮舞著那雙剛剛憤怒地摒棄了使他感到上當的書本、同時開始伸向滾燙的金錢世界的大手, 聲嘶力竭地衝我吼叫。

當時, 母親正在身邊。午飯剛過, 我們左拾右掇前前後後做著瑣事, 我克製住自己眼睛裏忽然湧起的缺乏明確性的淚水。

把信撕了, 丟進衛生間的馬桶裏, 嘩一聲衝了, 使之彙人人類糞便的汪洋。

我是在抽水馬桶衝響的一瞬間, 才對人類的糞便(包括精神的糞便以及精神的垃圾、汙垢)猛然蹦出“ 汪洋” 這個澎湃洶湧的語詞的。

然後, 我用舒膚佳牌殺菌消毒香皂洗了手,轉身走進自己的房間, 關上了房門。

正是夏日的中午, 我無法安靜地躺下來, 隻是不停地在臥房裏走來走去。

從鄰居家的窗子裏正飄過來十分嚴重的愛情歌曲, 幅壁是一位已經完成了更年期使命的鱷居男人。如今的日子不知怎麼全都顛倒過來了,年輕人更多地喜歡去抓革命, 而老年人更多地喜歡去鬧愛情。我一般比較喜歡聽那種被稱之為“ 另類” 的歌兒或者音樂, 譬如,Enigma(謎)Bjork-debut(比約克—第一次);Enya(恩 雅)……覺得此刻從窗外飄來的這種沒完沒了轟轟烈烈鬧愛情的流行歌曲有些令人消受不了, 它容易使得我們真實的日子全像假的一樣乏味。特別是容易使那種厭倦了讓自己與另一個人的名字並列地躺在結婚證書上生活的人們、以及那種好不容易才通過艱苦卓絕的革命重新換回來自由與尊, 乙的人, 迷失方向, 喪失革命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