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 服飾部下(3 / 3)

【啟】梁元帝謝東宮賚花釵啟曰:苣亂九衢,花含四照,田文之珥,慚於寶葉,王粲之詠,恧此乘蓮,九宮之璫,豈直黃香之賦,三珠之釵,敢高崔瑗之說,況以麗玉澄暉,遠過玳瑁之飾,精金曜首,高踐翡翠之名。

梳枇

《說文》曰:櫛,梳枇總名也。

《釋名》曰:梳言其齒疏也,枇言其相比也。

《禮記》曰:男女不同巾櫛。

《左傳》曰:晉太子為質於秦,將逃歸,謂嬴氏曰:與子歸乎,對曰:子晉太子而辱於秦,子之欲歸,不亦宜乎,寡君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從子而歸,棄君之命,不敢從,亦不敢言。

十洲記《初學記 》五,《太平禦覽》五十一作盛弘之荊州記。曰:臨海按晉書地理誌興安縣屬臨賀郡,海當作賀。興安縣東界,去郡八十裏,縣邊有平石,其上有石櫛,俗雲越王渡溪,墮櫛於此。

《續漢書》曰:李文德素善延篤,謂公卿曰:延篤有王佐之才,欲令引進之,篤聞,為書止文德曰:吾常昧爽櫛梳,坐於客堂,朝則誦虞夏之書,曆公旦之典禮,覽仲尼春秋,當時之時,不知天之為蓋,地之為輿,慎勿迷其本,棄其生也。

《新序》曰:楚莊王罷朝而晏,樊姬問其故,莊王曰:今旦與賢相語,不知日晏也,樊姬曰:賢相為誰,王曰:虞丘子,樊姬掩口而笑,王問其故,曰:妾得執巾櫛以侍王,非不欲專寵擅愛也,以為傷王之義,故進與妾同位者數人矣,今虞丘子未聞進一人,未知其賢。

【賦】晉傅鹹櫛賦曰:我嘉茲櫛,惡亂好理,一發不順,實以為恥,雖日用而匪懈,不告勞而自已,苟以理而委任,期竭力而沒齒。

《史記》曰:秦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於楚,與門下二十人偕,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毛遂自進於平原君,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也。

《漢書》曰:陸賈使尉他,留飲數月,他曰: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賜賈囊中裝,直千金。

【詩】後漢趙一客秦詩曰:文籍徒滿腹,不如一囊錢。

魏繁欽定情詩曰:何以致區區,目中雙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係肘後。

【賦】梁簡文帝眼明囊賦序曰:俗之婦人,八月旦,多以錦翠珠寶為眼明囊,因競淩晨取露以拭目,聊為此賦,爾乃裁茲金鏤,製此妖飾,緝濯錦之龍光,剪輕羈之蟬翼,雜花勝而成疏,依步搖而相通,明金亂雜,細寶交陳,義同厭勝,欣此節新,擬椒花於歲首,學夭桃於暮春。

《莊子》曰:至人之用心也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勝物而無傷。

《韓子》曰: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麵,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惡,目失鏡,無以正鬢眉,身失道,無以知迷惑。

《戰國策》曰:鄒忌身體逸麗,朝服衣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又問妾及客,皆曰:徐公不如,明日徐公來,忌窺鏡自視,知不如徐公遠矣,忌入朝見王曰:臣美不如徐公,臣妻妾客皆雲臣勝,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也,今齊方千裏,百二十城,宮婦莫不私王,朝臣莫不畏王,四境莫不求王,由此觀之,親蔽甚矣,王乃令群臣進諫,諸侯皆朝齊。

《列女傳》曰:梁寡高行者,榮於色,敏於行,梁王聞而聘之,乃援鏡割鼻,梁王高其行,號曰梁高行。

蜀王本紀曰:武都丈夫化為女,顏色美好,蓋山精也,蜀王娶以為夫人,無幾物故,蜀王於武都簷土,於成都葬之,蓋地三畝,號曰武簷,以石作鏡一枚,表其墓。

海內玉品子《太平禦覽》七百十七作海內士品。曰:徐孺子常事江夏黃公,公卒,孺子往會葬,無資自以致,齎摩鏡具自隨,每所在,賃摩鏡取資,然後得前,既至,祭畢而退。

《抱樸子》曰:或問知將來吉凶為有道乎,答曰:用明鏡九寸自照,有所思存,七日則見神仙,知千裏外事也,明鏡或用一,或用二,謂之四規鏡。

《符子》曰:心善知人者,看如明鏡,鏡以耀明,故鑒人也。

潯陽記曰:石鏡在山東,有一團石懸崖,明淨照人。

《異苑》曰: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公子蒼舒,令以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詩】梁簡文帝詠鏡詩曰:銖恒在側,誰言覽鏡稀,如冰不見水,似扇長含暉,全開玳瑁匣,並卷織成衣,脫入相如手,疑言趙璧歸。

周庾信詠鏡詩曰:玉匣聊開鏡,輕灰暫拭塵,光如一片水,影照兩邊人,月生無有桂,花開不逐春,試掛淮南竹,堪能見四鄰。

梁高爽詠鏡詩曰:初上鳳皇墀,此鏡照蛾眉,言照長相守,不照長相思,虛心會不采,貞明空自欺,無言此故物,更複對新期,梁何遜詠鏡詩曰:珠簾旦初卷,停機晨未織,玉匣開覽形,寶台臨淨飾,對影獨含笑,看光時轉側,聊為出繭眉,試染夭桃色,羽釵如可間,金鈿畏相逼,蕩子行未歸,啼妝坐相憶。

梁朱超道詠鏡詩曰:折花須自插,不用暫臨池,當猶可憐麵,偏與鏡相宜,安釵釧獨響,刷鬢袖俱移,唯餘心裏恨,影中恒不知,梁王孝禮詠鏡詩曰:可憐不自識,終須因鏡中,分眉一等翠,對麵兩邊紅,轉身先見動,含笑逆相同,猶嫌鏡裏促,看人未好通。

【賦】梁劉緩鏡賦曰:夜籌已竭,曉鍾將絕,窗外明來,帷前影滅,階邊就水,盤中先映,訝宿妝之猶調,笑殘黃之不正,欲開奩而更飾,乃當窗而取鏡,世間好鏡自無多,唯聞一個比姮娥,曾經玉女照,屢被仙人磨,光明粉可憐,論時不假著,法用自應須,夏天金薄漠,秋日寶茱萸,銀纏辟鬼咒,翠厄護身符,空處宜應插,非是畏釵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