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示】煎服,15~60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雞血藤
【性味歸經】苦、微甘,溫。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1.活血補血:用於月經不調、經行不暢、痛經、閉經等。2.舒筋活絡:用於風濕痹痛、關節酸痛、手足麻木、肢體癱瘓等。
【特別提示】煎服,10~30克。
麥冬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功能主治】1.清心除煩:用於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2.養陰潤肺:用於陰虛肺燥、幹咳、燥咳、勞熱咯血等。
【特別提示】煎服,6~12克。
麥芽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肝經。
【功能主治】1.消食和中:用於飲食積滯不消、食少納呆脘脹、脾胃虛弱、消化力差、納穀不香等。2.疏肝回乳:用於婦女斷奶、乳汁鬱積引起的乳房脹痛等。此外,還可用於肝鬱氣滯或肝胃不和等。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用於食積不消、婦女斷乳。焦穀芽消食化滯,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
【特別提示】煎服,10~15克;回乳時,炒用60克;哺乳期不宜服用。
八畫
知母
【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肺、胃、腎經。
【功能主治】1.清熱瀉火:用於外感溫熱、壯熱煩渴、脈洪大有力的氣分實熱證。2.滋陰潤燥:用於肺燥幹咳、內熱消渴、陰虛火旺、骨蒸勞熱、腸燥便秘。
【特別提示】煎服,6~12克;本品性寒質潤,能滑腸,故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
澤瀉
【性味歸經】甘,淡寒。歸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泄熱:用於水濕停滯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痰飲頭目眩暈、婦女白帶過多及濕熱淋痛等。
【特別提示】煎服,5~10克。
細辛
【性味歸經】辛,溫。有心毒。歸心、肺、腎經。
【功能主治】1.祛風散寒: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及陽虛外感、發熱無汗、脈反沉者。2.通竅止痛:用於外感風寒、偏正頭痛、鼻塞不通、風寒牙痛、牙齦腫爛、風濕痹痛等症。3.溫肺化飲:用於外感風寒、水飲內停之肺寒咳喘、痰多清稀者。
【特別提示】煎服,1~3克。作散每次0.5~1克。肺燥幹咳、陰虛陽亢頭痛患者禁用。
苦參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功能主治】1.清熱燥濕:用於濕熱黃疸、瀉痢、帶下、陰部濕癢等症。2.利尿殺蟲:用於濕熱小便不利、淋漓濕痛及濕疹瘙癢、瘡疥、皮癬等。
【特別提示】煎服,5~10克。外用適量,煎湯洗患處。脾胃虛寒、陰虛津傷者忌用。
虎杖
【性味歸經】微苦,微寒。歸肝、膽、肺經。
【功能主治】1.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用於濕熱黃疸、熱淋、熱結便秘等。外用治療瘡瘍腫毒、毒蛇咬傷等。2.祛痰止咳,活血化淤:用於肺熱咳嗽、閉經、痛經等。外用治療跌打損傷及火燒傷等。3.瀉熱通便:用於熱結便秘。
【特別提示】煎服,15~60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雞血藤
【性味歸經】苦、微甘,溫。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1.活血補血:用於月經不調、經行不暢、痛經、閉經等。2.舒筋活絡:用於風濕痹痛、關節酸痛、手足麻木、肢體癱瘓等。
【特別提示】煎服,10~30克。
麥冬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功能主治】1.清心除煩:用於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2.養陰潤肺:用於陰虛肺燥、幹咳、燥咳、勞熱咯血等。
【特別提示】煎服,6~12克。
麥芽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肝經。
【功能主治】1.消食和中:用於飲食積滯不消、食少納呆脘脹、脾胃虛弱、消化力差、納穀不香等。2.疏肝回乳:用於婦女斷奶、乳汁鬱積引起的乳房脹痛等。此外,還可用於肝鬱氣滯或肝胃不和等。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用於食積不消、婦女斷乳。焦穀芽消食化滯,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
【特別提示】煎服,10~15克;回乳時,炒用60克;哺乳期不宜服用。
八畫
知母
【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肺、胃、腎經。
【功能主治】1.清熱瀉火:用於外感溫熱、壯熱煩渴、脈洪大有力的氣分實熱證。2.滋陰潤燥:用於肺燥幹咳、內熱消渴、陰虛火旺、骨蒸勞熱、腸燥便秘。
【特別提示】煎服,6~12克;本品性寒質潤,能滑腸,故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
澤瀉
【性味歸經】甘,淡寒。歸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泄熱:用於水濕停滯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痰飲頭目眩暈、婦女白帶過多及濕熱淋痛等。
【特別提示】煎服,5~10克。
細辛
【性味歸經】辛,溫。有心毒。歸心、肺、腎經。
【功能主治】1.祛風散寒: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及陽虛外感、發熱無汗、脈反沉者。2.通竅止痛:用於外感風寒、偏正頭痛、鼻塞不通、風寒牙痛、牙齦腫爛、風濕痹痛等症。3.溫肺化飲:用於外感風寒、水飲內停之肺寒咳喘、痰多清稀者。
【特別提示】煎服,1~3克。作散每次0.5~1克。肺燥幹咳、陰虛陽亢頭痛患者禁用。
苦參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功能主治】1.清熱燥濕:用於濕熱黃疸、瀉痢、帶下、陰部濕癢等症。2.利尿殺蟲:用於濕熱小便不利、淋漓濕痛及濕疹瘙癢、瘡疥、皮癬等。
【特別提示】煎服,5~10克。外用適量,煎湯洗患處。脾胃虛寒、陰虛津傷者忌用。
虎杖
【性味歸經】微苦,微寒。歸肝、膽、肺經。
【功能主治】1.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用於濕熱黃疸、熱淋、熱結便秘等。外用治療瘡瘍腫毒、毒蛇咬傷等。2.祛痰止咳,活血化淤:用於肺熱咳嗽、閉經、痛經等。外用治療跌打損傷及火燒傷等。3.瀉熱通便:用於熱結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