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一(1 / 1)

陳昭袞,小字王九,雲州人。工譯 ,勇而善射。統和中,補祗候郎君,為奚拽剌詳穩,累遷敦睦宮太保,兼掌圍場事。

開泰五年秋,大獵,帝射虎,以馬馳太速,矢不及發。虎怒,奮勢將犯蹕。左右辟易,昭袞舍馬,捉虎兩耳騎之。虎駭,且逸。上命衛士追射,昭袞大呼止之。虎雖軼山,昭袞終不墮地。伺便,撥佩刀殺之。輦至上前,慰勞良久。即日設燕,悉以席上金銀器賜之,特加節鉞,遷圍場都太師,賜國姓,命張儉、呂德懋賦以美之。

遷歸義軍節度使,同知上京留守,曆西南麵招討都監,卒。

蕭合卓,字合魯隱,突呂不部人。始為本部吏。統和初,以謹恪,補南院侍郎。十八年,北院樞密使韓德讓舉合卓為中丞,以太後遺物使宋。還,遷北院樞密副使。開泰三年,為左夷離畢。

合卓久居近職,明習典故,善占對。以是尤被寵渥,升北院樞密使。時議以為無完行,不可大用;南院樞密使王繼忠侍宴,又譏其短。帝頗不悅。六年,遣合卓伐高麗,還,時求進者多附之;然其服食、仆馬不加於舊。帝知其廉,以族屬女妻其子,詔許親友饋獻,豪貴奔趨於門。

太平五年,有疾,帝欲臨視,合卓辭曰:「臣無狀,猥蒙重任。今形容毀瘁,恐陛下見而動心。」帝從之。會北府宰相蕭樸問疾,合卓執其手曰:「吾死,君必為樞密使,慎勿舉勝己者。」樸出而鄙之。是日卒。子烏古,終本部節度使。

論曰:統和諸臣,名昭王室者多矣。室魯拜樞密使,朝野相慶,必有得民心者。繼忠既不能死國,雖通南北之和,有知人之鑒,奚足尚哉!孝忠、昭袞,皆有可稱者。合卓臨終,教蕭樸毋舉勝己者任樞密,其誤國之罪大矣!

一∶ 開泰五年 開泰二字原脫,據上下文補。

陳昭袞,小字王九,雲州人。工譯 ,勇而善射。統和中,補祗候郎君,為奚拽剌詳穩,累遷敦睦宮太保,兼掌圍場事。

開泰五年秋,大獵,帝射虎,以馬馳太速,矢不及發。虎怒,奮勢將犯蹕。左右辟易,昭袞舍馬,捉虎兩耳騎之。虎駭,且逸。上命衛士追射,昭袞大呼止之。虎雖軼山,昭袞終不墮地。伺便,撥佩刀殺之。輦至上前,慰勞良久。即日設燕,悉以席上金銀器賜之,特加節鉞,遷圍場都太師,賜國姓,命張儉、呂德懋賦以美之。

遷歸義軍節度使,同知上京留守,曆西南麵招討都監,卒。

蕭合卓,字合魯隱,突呂不部人。始為本部吏。統和初,以謹恪,補南院侍郎。十八年,北院樞密使韓德讓舉合卓為中丞,以太後遺物使宋。還,遷北院樞密副使。開泰三年,為左夷離畢。

合卓久居近職,明習典故,善占對。以是尤被寵渥,升北院樞密使。時議以為無完行,不可大用;南院樞密使王繼忠侍宴,又譏其短。帝頗不悅。六年,遣合卓伐高麗,還,時求進者多附之;然其服食、仆馬不加於舊。帝知其廉,以族屬女妻其子,詔許親友饋獻,豪貴奔趨於門。

太平五年,有疾,帝欲臨視,合卓辭曰:「臣無狀,猥蒙重任。今形容毀瘁,恐陛下見而動心。」帝從之。會北府宰相蕭樸問疾,合卓執其手曰:「吾死,君必為樞密使,慎勿舉勝己者。」樸出而鄙之。是日卒。子烏古,終本部節度使。

論曰:統和諸臣,名昭王室者多矣。室魯拜樞密使,朝野相慶,必有得民心者。繼忠既不能死國,雖通南北之和,有知人之鑒,奚足尚哉!孝忠、昭袞,皆有可稱者。合卓臨終,教蕭樸毋舉勝己者任樞密,其誤國之罪大矣!

一∶ 開泰五年 開泰二字原脫,據上下文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