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的恰到好處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存在著一種觀念:隻有打敗對手,自己才有獲勝的希望。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跟對手既是競爭關係,又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好比在森林中,樹木相互爭奪陽光、養料和水分,是競爭關係,但它們也互相提供協助。假如某棵樹打敗所有對手成為孤零零的一棵參天大樹,它要麼會被大風吹折,要麼會被雷電擊毀,總之無法獨自生存。
人與人的關係也是這樣,對手不是仇人,雙方不是非成即敗、非存即亡的關係。如果你有足夠的智慧,即可借對手之力達到目的,根本不必依靠損害對手以獲益。
在商場中,有一種極高明的合作方式:競爭式合作。雙方看似水火不相容,竭盡全力火並,目的卻不是殺垮對方,而是相互激發,相互利用,以便共同做大市場,進而達到共同占領市場的目的。比如世界兩大名牌飲料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雙方鬥了多年,從國內打到國外,從20世紀打到21世紀,卻誰也沒有鬥垮誰,雙方的實力反而越來越壯大。隻不過,“混龍鬧海,魚蝦遭殃”,相當多的小牌飲料在它們的火並中失去市場,甚至銷聲匿跡了。
台灣統一集團和頂新集團的方便麵大戰,也是合作式競爭的典範。
20世紀90年代,台灣頂新集團瞅準大陸方便麵市場群龍無首的空當,強力殺進大陸市場,推出一種價廉物美、湯料香濃的方便麵——“康師傅”。在大規模的廣告轟炸下,“康師傅”很快就變成一種家喻戶曉的名牌產品。
這時,統一集團看到了大陸方便麵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大舉殺進。它以“康師傅”為主要競爭對手,卻刻意強調自身的特色。“康師傅”走“平民化”路線,“統一麵”卻以“貴族”身份出現,注重包裝的檔次和晶位。
自此,雙方輪番進行廣告轟炸,看似雙方在激烈交火,實質上挨炸的卻是大陸原有的廠家。兩強相爭,一舉壟斷了大陸方便麵市場。而許多原本很不錯的大陸方便麵品牌,卻自然消失了。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越來越依賴對手的存在而存在。所以,我們不要總是思考如何將壞結果強加給對手,更要考慮如何從對手那裏得到好處。
第一次去遠航的人,大可不必先造船,再試航,最後再去遠航。他完全可以借別人的船,或搭別人的船遠航。這樣既省時間,又是一個安全的良策。
20世紀50年代,美國黑人化妝晶市場由佛雷化妝品公司獨霸天下。後來,一位名叫喬治的供銷員看準了這一行生意,便毅然辭職,獨立門戶,創立喬治黑人化妝品製造公司。他當時隻有500美元資金、3名職員,惟一能生產的是一種粉質化妝膏。喬治很清楚,要在佛雷公司的壟斷下爭奪市場,十分不易,搭乘人家的船,牽住人家的衣角,趁勢往前走,也許更現實。
不久,喬治的粉質化妝膏上市了。他經過反複思考後,決定推出這樣一則促銷廣告:“當你用過佛雷公司的產品後,再擦上喬治粉質化妝膏,將會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對這種宣傳方法,喬治的部下都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這是替競爭對手做廣告,那不是貶低自己嗎?喬治說:“正因為他們的名氣大,我才這樣做。我並不是給他們做免費廣告,而是借此抬高我們自己的身價。這就像如果你和卡特總統一起留過影,人們便要對你刮目相看一樣。我這種戰術就叫做借船出海。”
喬治的這一妙招果然收到了效果。廣告刊出後,顧客們不僅很快地接受了喬治公司的產品,而且也沒有引起佛雷公司的警惕。於是,喬治一鼓作氣又推出了黑人化妝晶係列,擴大占領市場。
幾年後,等到佛雷公司發覺喬治公司已經能對它的市場地位構成嚴重威脅時,為時已晚。喬治公司的發展勢頭已銳不可當。後來,佛雷公司在美國市場上漸漸地消失了,而喬治則開始獨霸美國黑人化妝品市場,並且把眼光投射到其他有黑人的國家,使全世界的黑人都開始接受並使用他的係列化妝品。
在借用對手之力時,不要害怕做有助於對手的事。你不妨這樣想:競爭對手是如此強大,無論是攻擊他還是幫助他,都不會給他造成多大的影響。
所謂對手,是就利益得失而言。如果對方不利於自己的利益,就是對手:如果有利於自己的利益,就成了朋友。一個人想幹成大事業,最聰明的辦法不是打敗對手,而是讓對手變成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人。可以說,能夠通過對手獲益,是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