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從來都是很重要的事情,這也是“民以食為天”的真正寓意。從因吃不飽而引起爭鬥和戰亂,到填飽肚子,再到講究吃的品位和樂趣,人類經曆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時至今日,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也越來越關注飲食與健康的關係,希望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作為飲食養生的研究者,我有責任將行之有效的科學飲食理念傳遞給大家,這一理念可以概括為:“天人合一,順應自然,藥食同源,以食養生,以食養壽。

最終達到天人相應,益壽延年。”

其一,何為“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天人合一是說萬物與人是一種生理狀態的合一。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小天地。天有四季之輪回,那麼人就要順應四季的變化,按照大自然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去飲食。結合大自然的規律和身體機能,按其營養素的需求去合理的搭配,達到自然與人體內五髒六腑的相互協調,人體與四季和諧。

其二,何為“藥食同源,以食養生。”藥與食品,同出於自然萬物。有些食品不僅可飽腹、養生,同時還具有藥物的作用。中國有句話叫“病從口入”,也就是說,我們每天的飲食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在魚龍混雜的養生補品世界裏,不能人雲亦雲,違背自然狀態去進補。要結合自身身體狀態,進行有效的飲食養生。人體接受來自大自然的食品,經曆消化、吸收、代謝這一十分複雜的過程,它能夠自動吸取精華和排出糟粕。而同一食品對於不同的人體,作用效果不盡相同,因此,要在吃的質量和內涵上下功夫。在平時的飲食上結合自身情況有效地補充天然食品,掌握合理飲食的科學知識,避免不合理的飲食損害人體健康。

其三,何為“以食養生,以食養壽”。健康的身體是生命的基礎,是生命的保障。食品又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吃什麼,怎樣吃,在人們的生存世界裏就顯得特別重要。要“吃出營養、吃出健康、吃出延年益壽”,就要懂得食品中的營養。學會吃,健康地吃,科學地吃。要講究營養與人體機能的有效結合,學習食品的烹製方式方法,避免不合理的飲食搭配損害人體的健康。在健康的理念下,提高膳食的營養質量。

本書依據中華民族的飲食習慣,用科學的態度和對飲食養生的理論與實踐進行總結歸納。力求用通俗的語言,把健康的飲食理念,養生延年的飲食養生方法傳遞給大家。

曹廣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