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無煙日,應該是日日無煙,女性朋友應該優雅地從身邊的老煙槍嘴上拿下香煙,扔在地上,再用高跟鞋優雅地踩滅,為了防止引發衝突,最後,再優雅地拋一個飛吻。
2010年,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員稱,吸入二手煙的兒童更可能出現精神問題,尤其可能患上多動症。2011年,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如果爸爸經常在孩子旁邊抽煙,那麼孩子患兒童癌症(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風險至少會提高15%。更可怕的是,那些爸爸一天至少要抽20根煙的孩子被診斷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風險甚至增加到44%。
2011年,英國諾丁漢大學一份報告稱,與煙民生活或工作的孕婦發生胎死腹中的概率比一般孕婦高出23%,出現先天畸形胎的概率也比常人高出13%。
2011年,據美國一項研究,家裏有人吸煙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現學習和行為問題。在5.5萬名12歲以下的美國兒童中,6%孩子的家庭中有一個吸煙者,而且這些孩子比家裏沒有吸煙者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多動症。
老煙槍,就沒看到身邊的孩子嗎?
2009年,美國相關研究顯示,1br3的吸煙者為了他們寵物的健康而放棄吸煙。
這是個可以考慮的思路,為了健康(戒煙),送他(她)個寵物養養吧。
200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裏弗賽德分校的一項研究顯示,長期吸入“二手煙”可引發脂肪肝。
2009年,美國醫學雜誌《兒科》上提出三手煙的概念及危害問題,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吸煙者服飾沾染香煙致癌物可引發三手煙危害。
通常我們以為隻要在吸煙結束後開窗換氣或打開風扇就會吹得“煙消雲散”,就可避免非吸煙者被動吸煙。現在看來,事實並非如此,除二手煙之外,還有三手煙。
7.戒煙的好處
我們還是說戒煙吧,因為沒有科學家去研究吸煙的好處。
2010年,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戒煙後一年,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即降14%。
真是立竿見影的效果。
2010年,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心髒病患者戒煙後死亡率可降低37%。
2010年,廣東省某呼吸科專家稱,30歲前戒煙能使患肺癌的風險降低90%。
2012年,新加坡研究人員經過8年追蹤研究,統計結果顯示,如果以仍在吸煙者的死亡率為基準1,則剛戒煙者的總體死亡風險降低到0.84,減幅是16%;戒煙已久者風險減至0.61,減幅近40%。至於死於肺癌的風險,剛戒煙者比仍在吸煙者減少24%,長期戒煙者則減少56%。
戒煙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是能堅持戒掉不複吸的很少,這可能與方法有關。
2011年,英國蘭開斯特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成功戒煙平均需要5年時間和7次嚐試。2011年,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調查發現,鍛煉可能有助於煙民戒煙。對照組試驗中,“遠離煙草”結合鍛煉的小組成員戒煙率最高,達到了31%;而單純實施“遠離煙草”項目和簡短幹預的戒煙率分別隻有21%和16%。
加強鍛煉,一舉兩得的戒煙法。
2010年,英國一項大型調查顯示,英國禁煙法使該國心髒病發病率下降,一年降幅約為2.4%。
禁煙法幾乎哪個國家都有,看看英國人的執行力,值得學習。
2009年,北京市衛生局疾控處專家指出,煙草會形成人的一種“精神依賴”,煙民單純依靠毅力戒煙很難取得成功,戒煙的成功率僅為5%~7%。
吸煙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