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意的工作會傷身,還不如不工作。

3.受教育程度與健康的關係

表麵上看,教育與健康應該沒有直接關係,但科學家不這樣認為,他們研究後發現教育與健康有關係,而且關係很密切。

2009年,美國羅伯特·伍德·約翰遜基金會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美國,受教育程度越低者的身體健康狀況越差。比如,高中沒有畢業的人要比大學畢業生更容易患病,而且前者患病的概率要比後者高2.5倍以上。

為什麼呢?專家沒說,這隻是調查的結果。

2009年,瑞典薩爾格倫斯卡大學醫院研究人員發現,受教育程度較低(少於或等於8年教育)者罹患心髒病的概率比接受過高中以上教育的人高31%。

教育是具有保健功效的?接受教育越多,就等於為自己健康投的保險越多。

伴侶的受教育程度也很重要,中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在現代社會已不適用了。

2009年,瑞典社會研究所一項研究發現,妻子受教育程度對丈夫未來健康的影響大於丈夫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也就是說,想長命百歲的男性最好娶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為妻,知書達理為伴。具體來說就是,與高中以下學曆配偶生活的男性的死亡率比與大學學曆配偶生活的男性高出25%。

當然,女性受教育不單單是為了丈夫的健康長壽。

2010年,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受過大學教育的現代女性比其他群體的女性更傾向於在40歲以前結婚,而且離婚的人更少。不管收入多少,這個群體的女性對自己的婚姻滿意度更高。

2011年,美國杜克大學研究發現,受教育程度高者心髒病控製較好。與接受16年以上教育的患者相比,受教育不足8年的患者死亡風險,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發作後30天發生非致命性中風的風險增加4~13倍。

知識改變“命運”的佐證。

2011年,美國另一項相關研究發現,接受良好教育有益血壓健康,受教育程度好的人血壓更低。實驗中,受教育程度低的女性參試者的血壓比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高出3.26毫米汞柱;男性參試者中,這種差異為2.26毫米汞柱。

這或許與生活壓力有關。一般來說,受教育程度高者生活相對優越,生活壓力小一些。

4.哭的健康功效

哭,似乎是女人的專利,很少見有男人當眾痛哭。但忍著可不是個事兒。

2009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對於認為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男性而言,隱忍者比發泄出壞情緒者的心髒病發作甚至導致死亡的概率最多要高出4倍。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2010年,日本專家研究認為,嘮叨、撒嬌、哭泣和吃零食這4種女性特有的“習慣”,對維護女性健康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哭泣後負麵情緒強度可減低40%等。

適當哭泣有益處,但也有兩麵性。

2011年,美國聖保羅·雷姆塞醫學中心精神病實驗室專家發現,眼淚可以緩解人的壓抑感,但哭超過15分鍾則損害胃腸道。

哭久了就不僅僅是傷心了,還傷胃。

5.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

人累了都想坐一會,有條件就躺一會。

可久坐就不怎麼好了。

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評選機構、世界著名的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工作時間久坐不動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概率要比經常參加運動的人高近30%。

同一年,美國癌症協會發布一項研究顯示,一天保持坐姿6小時以上者,可能增加早逝概率,且女性風險更高。

2012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研究人員一項研究發現,每天久坐時間長達7小時的女性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更大。

坐班好危險,久坐須謹慎。

2011年,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坐在電腦屏幕前超過2小時的人患心髒疾病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倍。而閑暇時間坐在電腦屏幕前超過4小時的人因任何疾病導致的死亡率都較普通人高50%。無論每周運動多少個小時也不能減輕在屏幕前久坐所導致的疾病風險。

電腦一族的警鍾。

2011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臀部壓力長時間增加會導致臀部脂肪堆積增加50%。

通俗點就是:坐久了,屁股會變大。

但坐也不是一無是處。

2011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靜坐可使疼痛強度降低40%,疼痛不快感銳減57%。靜坐鎮痛的效果甚至超過嗎啡或其他止痛藥,而這些藥物通常隻減輕大約25%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