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老人和兒女分開睡的道理。

2010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一項研究稱,老年人鍛煉和健康飲食均能降低黃斑變性風險;如果這兩點都能做到,加上不抽煙,則患該病的風險將減少70%以上。

健康老年人才能更有“遠見”。

2010年,美國出版的《神經學》雜誌指出,聊天、下棋、寫作及聽音樂等健腦活動能延緩記憶力衰退。每周參加11次這些活動的老人,記憶衰退的時間要比其他人晚1.29年。

這是大腦更需要運動的證明。

2010年,美國馬薩諸塞州新英格蘭研究所的一項長期研究顯示,每周2次性生活對中老年男性的心髒健康很有益處,能使其患心髒病的概率減少一半。

(3)提高記憶力的方法

老人轉身就忘是常有的,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盡量延緩。

2009年,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研究人員一項研究顯示,年長者常與他人談論、分享往事能夠改善記憶力。6次半小時閑聊能夠提升老年人記憶力平均12%,超過任何一種藥品的預期效果。

同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研人員發現,堅持每天網上衝浪1小時,每周7天不間斷的老年人在數天之內就能改善大腦功能。這可能說明,網上衝浪也許是延緩老年人大腦衰老的一個良方。

但不包括沉迷於網上賭博。

失憶是有先兆的。2011年,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對60歲以上老人調查發現,有牙病或掉牙的參試者更容易出現記憶問題。

失去的不僅僅是牙,還有記憶。

(4)老人吃什麼,喝什麼?

2009年,意大利研究人員在佛羅倫薩召開的老年醫學和老年病學學會第54屆年會上報告說,老人控製每日熱量攝入,有益於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65~75歲的老年人平均每天熱量攝入應控製在700卡路裏以下,要低於青壯年人。

並非多多益善。

2012年,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過量飲食,如70歲以上老年人

每天攝入2100~6000卡路裏食物,會導致其記憶力減退危險增加

2倍。

健康秘訣:管住嘴,邁開腿。

2009年,日本東北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數杯綠茶有助於緩解老年人抑鬱症。70歲以上老年人每天喝4杯綠茶,出現抑鬱症狀的概率可減少44%。

但要記住,綠茶不等於抗抑鬱藥。

3.幾個年齡因素

醫學研究表明,不少疾病的發生與惡化具有明顯的時間特點。在某些時間段,人的生命力特別脆弱,最易被病魔擊倒,被稱為“魔鬼時間”。民間所謂73歲和84歲時老人易死亡的說法也許是有科學依據的。

家有老人,警惕“魔鬼時刻”。

2009年,有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健康受男8女7周期影響:男性的成長周期是8,也就是每8年有一次生長變化;女性的生命周期數是7,每7年體現一次大變化。女性28歲身體最好,35歲開始衰老。男性32歲是巔峰,40歲走下坡路。

花開花落,月圓月缺,有人說是規律,有人說是宿命。

35歲前接受日光浴顯著增加皮膚癌風險。

2009年,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科研人員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大腦中的早老蛋白-1會隨之增加,從而對記憶力造成損害。

2010年,寶潔公司科學家發現,隨著歲月流逝,“美肌之力”會平穩下降;但是在35歲時,“美肌之力”會直線下降。也就是說,人生存在一個衰老臨界點,可致人一夜變老。(注:“美肌之力”是指皮膚所具有的抵禦紫外線和汙染傷害、複原和再生的能力。)

有人會問:那第二春又如何解釋?

201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裏弗賽德分校一項研究表明,幸福感與年齡相關,46歲後逐年增加,70多歲時達到頂峰。

這讓生活暫時還不如意的人有了盼頭,至少未來是幸福的。

2010年,根據歐洲社會調查(European Social Survey)的一份調查,普通英國人認為36歲以後就不再年輕了,而老年時間始於58歲。而塞浦路斯等國則認為,52歲才是年輕時代的終結,同時認為67歲才算步入老年。

啥時候老了,科學家說了不算,具體標準還得自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