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孤獨惹的禍,為了健康,合群很重要。

2009年,瑞典隆德大學醫院的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對於60歲以下的人來說,60分貝以上交通噪音環境與高血壓的發生有明顯關聯。而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稱,連續2小時吸入被汙染空氣可致血壓升高,嚴重者還會引發心血管疾病。

珍惜生命,遠離鬧市,遠離汽車。

2009年,澳大利亞一項研究表明,高血壓與老年癡呆症之間存在密切聯係,使用降壓藥物的老人患老年癡呆症的概率比不使用降壓藥物的老人要低50%。即控製血壓有助於降低發生老年癡呆症的概率。

2011年,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接受良好教育有益於血壓健康,教育程度好的人血壓更低。試驗中,相較於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的女性參試者血壓高3.26毫米汞柱;男性參試者中,這種差異為2.26毫米汞柱。

除受教育程度外,情緒也影響血壓。2010年,科學家們發現,人在憤怒時血壓升高;而7天後若想起吵架的事,血壓仍會升高。

遇到不平事,憤怒、發脾氣是人之常情,如果當時能馬上想到自己的血壓,或許就能淡定些。

(3)降壓妙法

關於降壓,最簡單的就是吃降壓藥了。

但有些人並沒有高到需要靠降壓藥維持的地步,或者血壓根本就不高,隻是想預防一下,那麼他們需要的應該是鍛煉和食補。

2010年,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營養專家說,高血壓患者每天吃50克紫菜可輔助降壓。

2011年,德國科隆大學醫院研究人員發現,常吃黑巧克力可降壓、抗衰老,每天6克,即有降壓效果。

2011年,挪威奧斯陸大學醫院一項研究顯示,一天食用3個獼猴桃有助於降血壓。

據說秦始皇當年派徐福找的長生不老方就是獼猴桃。

2010年,日本一項研究表明,因為雞肉中所含的膠原蛋白有類似降血壓藥物ACE(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的作用,特別是雞爪中的4種膠原蛋白有類似作用。因此,喝雞湯可幫助高血壓患者降低血壓。

2010年,加拿大一項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服用青黴素有可能使患中風的危險性降低50%。

經典的抗生素——青黴素,服用前先試敏。

2011年,日本研究人員利用實驗鼠進行的實驗發現,給實驗鼠喂食含海藻的食物,則鼠體重可減輕10%。愛爾蘭一項研究亦發現,多吃各種海藻有助於降低高血壓,預防心髒病。

這是簡單易得的食物。

2012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體重超標的人每天吃2次紫薯,堅持1個月後,不但可以降低高血壓,而且可以控製身體肥胖。

將紫薯蒸熟、煮熟、烤熟任你選。

2009年,哈佛大學醫學院及美國醫學協會的研究人員發現,以下幾種生活方式可降低80%婦女患高血壓的風險:保持正常體重,進行日常鍛煉,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乳製品,低鈉飲食,補充葉酸。

這看看簡單,同時都做到很難。

還有更簡單的辦法。2009年,美國《預防》雜誌刊載的一項研究稱,每天用MP3聽30分鍾的音樂,同時輔以深呼吸,1個月後血壓可平均下降4.4毫米汞柱。

應該是舒緩的音樂吧。

3.血糖,別高了

血糖指標,高了、低了都不行,但現今生活水平,促使血糖水平升高的因素太多了。

2011年,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餐後喝1杯咖啡,則血糖升高加倍。

咖啡雖好,但喝的時間要選擇好。

2011年,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發現,失眠者早晨起床時,血糖水平增高23%。

失眠本就是種痛苦,真是“禍不單行”。

2009年,劍橋大學臨床研究人員發現,嚴格控製血糖能降低心髒病發生的風險。嚴格控製血糖的患者的非致死性心髒病的發作概率低17%,與心髒有關聯的疾病發生概率低15%。

但有人建議,顯著地降低血糖水平也可能是有害的,治療應當因人而異。

4.糖尿病就在身邊

(1)危險因素

睡眠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2009年,美國研究顯示,每天睡眠少於6小時容易導致血糖水平異常,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5倍。

其實,睡眠缺乏的後果不止有糖尿病,還有抑鬱、高血壓、心髒病、中風和癌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