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心動的語言藝術(1 / 1)

讓人心動的語言藝術

艾科卡是美國企業界有名的談判家。而克來斯勒汽車公司是美國汽車行業的“三駕馬車”之一,擁有近70億美元的資產,是美國的第10大製造企業。

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該公司卻屢遭厄運。在1970年至1978年的9年內,竟有4年虧損,其中1978年虧損額達2.04億美元。此時,艾科卡臨危受命,出任克來斯勒汽車公司的總經理。為了維持公司最低限度的生產活動,艾科卡請求政府給予緊急經濟援助,提供貸款擔保。

但這一請求卻引起了美國社會的軒然大波,社會輿論幾乎眾口一詞:克來斯勒趕快倒閉吧!按照企業自由競爭原則,政府決不應該給予經濟援助。最使艾科卡感到頭痛的是國會為此而舉行的聽證會,猶如接受審判一樣讓人感到難受。

委員會成員坐在半圓形高出地麵八英尺的會議桌旁俯視證人,而證人必須仰臉看詢問者。參議員、銀行業務委員會主席威廉?普洛斯質問道:“如果保證貸款提案獲得通過的話,那麼政府對克來斯勒將介入更深,這對你長久以來鼓吹得十分動人的主張來說,不是自相矛盾嗎?”

“你說得一點沒錯,”艾科卡回答道,“我這一輩子一直都是自由企業的擁護者,我是極不情願到這裏來的。但我們目前的處境進退維穀,除非我們能取得聯邦政府的某種保證貸款,否則,我根本沒辦法拯救克來斯勒。”艾科卡停頓了一下,意味深長地說:“我這不是在說謊,其實在座的參議員們都比我清楚,克來斯勒的貸款請求並非首開先例。事實上,你們的賬冊上目前已有4090億美元保證金貸款,因此務必請你們通融一下,不要到此為止。請你們也全力為克來斯勒爭取4100萬美元的貸款,因為克來斯勒乃是美國的第10大公司,它關係到60萬人的工作機會。”

隨後,艾科卡又指出,目前美國的汽車市場正被日本乘虛而入。如果克來斯勒倒閉了,它的幾十萬員工就會成為日本的雇工。根據財政部的調查材料,如果克來斯勒倒閉的話,國家在第一年裏就得為所有失業人員花費27億美元的保險金和福利金。所以他向國會議員們說:“各位目前有個選擇,你們願意現在就付出27億呢?還是將它一部分做保證貸款,日後並可全數收回?”

艾科卡的這一番話,可謂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國會議員們無言以對,最終一致同意給予克來斯勒公司經濟援助。

在商務交際中,經常會有別人和你意見不相符的時候,這時,你往往會想到去改變他人的意見。而如何改變別人的意見呢?如何能改變他人的意見而又不傷害他人的感情呢?這裏就有一個技巧問題。有人認為,說出具有說服力的理由就可以改變別人的意見。其實這句話過於簡單了,僅此一點是不夠的。你不僅要說出具有說服力的理由,而且首先還要做到不傷害對方的感情。在說服他人改變意見的同時,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

如果你必須指出別人的錯誤和缺點,請先從真誠的稱讚開始,這不僅能使對方從心理上容易接受你的意見,而且能夠使他認真地加以考慮。提醒對方改正他的缺點,最好能用間接的方式,太直接地提出容易使人誤會,心理上也不易接受,甚至會造成情緒上的不穩定甚至對立。絕不能不加思考地指責對方,使對方下不了台,以致發生爭執,破壞雙方的感情。

指出別人的問題時,不能生硬地下達命令。這樣對方不容易接受,而且容易造成對方的逆反心理,不但達不到目的,還會傷害對方。而鼓勵往往勝過指責,適當給人戴戴高帽子,誇耀別人的優點,在合適的時候指出對方的不足之處,能增加對方對自己的認識,還能增進雙方的感情。

改變他人意見的方式有很多,就看你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如果在改變他人意見的同時,能做到不傷害對方,也不傷害他人,那麼這種方法無疑就是正確的。

人際關係是一個交織複雜的網絡,它影響著言論和行動,甚至會影響人們的生活道路。當別人給你冷眼,甚至惡語相加,或者進行懇求,或者饋贈禮物,你都要頭腦冷靜,守得住自己的原則底線。

當你麵對人際交往的屏蔽時,你首先要做到鎮定自如。然後再試著運用你令人心動的語言藝術來改變目前的困境,設法使對方樂意去從事你建議他所做的事,這樣才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