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教養的紳士(2 / 2)

黑人領袖弗雷德·道格拉斯對林肯有過這樣的評價:“美國這麼多大人物,林肯是第一個肯和我開誠布公地進行自由交談的人。每次和他談話,都讓我忘了我們之間還有膚色上的差異。”

美國詩人詹姆士·洛威爾對人從來不分高低貴賤,都一視同仁,無論對方是乞丐還是國王。有一次,有人看到他在街頭和一位賣藝的風琴師用意大利語談得興致勃勃。原來,他們是在討論意大利的風景,兩個人對那裏都熟悉。

一次在倫敦,一個青年婦女疾步穿過街道拐角,不小心和人撞上了。那是一個要飯的小孩,衣衫襤樓,幾乎被撞倒。女士趕緊刹住腳步,轉過身子,聲音非常柔和地說:“請原諒,孩子,撞到你了,真對不起。”小孩瞪大了眼睛,看了她一會兒,然後摘下帽子,向她深深鞠了一躬,臉上卻洋溢著快樂的笑容,說道:“我原諒您了,小姐,非常高興……非常高興。下次您把我撞倒也沒有關係,我不會有什麼怨言的。”這位女士離開後,要飯的小孩忍不住對同伴說:“喂,吉姆,第一次有人請求我的原諒,我真是高興壞了。”

孔夫子告誡我們說“在自己家裏吃飯應該像在國王那裏吃飯一樣行為得體。”在家裏,如果父母對小孩的行為舉止滿不在乎,那麼等到孩子出門在外時,他們也就不懂什麼是應該羞愧的行為了。

有一個人在對待自己的家人和仆人時,脾氣粗暴,動輒發怒。要麼就是一言不發,整天拉長了臉,而且還十分小氣。他的妻子想要買一件衣服,向他要些錢,他也會一口回絕,還指責妻子花錢大手大腳。

正在這個時候,門鈴響了,有鄰居過來串門。這個人立即變了模樣:剛才還在做獅子吼狀,現在卻溫順如綿羊,一下子變得彬彬有禮、慷慨大方起來,說起話來也滔滔不絕,不知道是中了什麼魔法。

一會兒,客人走了,女兒來到父親的麵前,央求他能不能還像剛才那樣。但這種狀態隻持續了幾分鍾,很快他就又回到了平時那種陰鬱的心境,剛才謙和得體的態度,已經不知跑到哪兒去了。他還是從前那樣脾氣暴躁、讓人嫌惡。

著名的約翰遜博士也是這方麵的例子。他的朋友每次看到他吃東西時就像古代愛斯基摩人的樣子;如果有誰和他意見不一致,他就會衝著別人大喊“騙子”,這種時候,他的朋友往往沒有一個不心驚膽戰的。結果,他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大狗熊。

據社會活動家本傑明?拉什的描述,在倫敦的一次宴會上,哥爾德斯密斯提了一個關於“美洲印第安人”的問題。約翰遜博士高聲說道:“北美的印第安人也不會問這麼笨的問題。”

“先生,”哥爾德斯密斯針鋒相對,“美洲的野蠻人也不會這麼粗暴地和紳士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