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學會使用幽默語言。幽默曆來是最妙的語言藝術。一次,著名的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參加一個晚會,不曾想,晚會上他遭到一群厚臉皮女人的包圍。他邊禮貌地應付,邊想解脫的辦法,忽然他心生一計,點燃了一支粗大的雪茄。很快,有幾個女人忍不住咳嗽起來,勃拉姆斯照樣泰然地抽他的雪茄。
終於有人忍不住了,對勃拉姆斯說:“先生,你不該在女人麵前抽煙!”
“不,我想,有天使的地方不該沒有祥雲!”勃拉姆斯微笑著回答。
勃拉姆斯用幽默的語言,使自己從無奈的糾纏中解脫了出來。
還要真誠。真誠並不等於不假思索地將自己的感覺和想法說出來,因為你的感覺是否正確尚是一個需要判斷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事物的看法都屬見仁見智,本無所謂對錯。比如個人的衣食住行、穿衣戴帽、興趣愛好等等。許多自詡為“有話直說”、“想到什麼說什麼”、“直筒子脾氣”的人,其實是簡單地用自己的觀念和習慣去衡量別人的態度與行為。一遇到不對自己胃口的人和事就立刻去指責別人,實際上這並不是對他人善意的真誠,隻是自我不悅情緒的隨意宣泄。
有句話叫做“不看你說的什麼,隻看你怎麼說的”。同樣一個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不同的說法有不同的效果。與人交流時,不要以為內心真誠便可以不拘言語,掂住口袋往外倒。我們還要學會委婉、藝術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一句話到底應該怎麼說,其實很簡單,你隻要設身處地從他人的角度想想就明白了。
人際交往中的真誠不等於雙方直接簡單、毫無保留地相互袒露。它要求我們本著善意和理性,把那些真正有益於對方的東西係上美麗的紅絲帶送雙手拱給對方。
我們要把握住一點,真誠的核心和靈魂就是與人為善。如果對別人來說,“謊話”更適宜和容易接受,又不會傷害任何人的利益,我們不妨放棄對“完全誠實”的固執,說些善意的謊言;但在任何時候,都絕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放棄誠實。
在生活中要做一個真誠的人不容易,因為它來不得半點虛假和功利,需要實實在在地付出、奉獻。真誠待人、克己為人的人,也許偶爾會被欺詐,但他們才是真正受人歡迎的。麵對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同時又絕不為個人利益放棄誠實的人,人人都會真誠地接納他,願意和他交往。所以,我們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想,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同時又做一個真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