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英國陪審團的歷史,我們發現諸多複雜甚至貌似矛盾的現象;陪審製本起源於法蘭克王國,後傳入英格蘭,但陪審製卻最終在英國得以續存與發展而在法國卻早早地銷聲匿跡了;作為現代典型的司法民主之象徵的陪審製,原卻為封建時期國王實現其中央集權的有效手段,更甚者乃英王室居然正是憑藉這種陪審團侵蝕了當時英國真正的";司法民主";——";同等者審判";之習慣;作為現代司法民主象徵的陪審團在英國原本主要是與王室行政事務相聯繫,後來由於各種歷史機緣卻最終在司法領域中開花結果;作為現代司法民主象徵的陪審團原先不過是一團體證人,並且還要經常承當";偽證";的嚴重責任,及至於數百年後在各種歷史機緣的促成下方演化為";裁判者";。所有這些複雜乃至於有些貌似矛盾的非同質的陪審製的歷史,都是";陪審團";或";陪審製";一詞本身所無法昭示與涵蓋的,因而我們也無法從陪審製非同質的整體歷史中邏輯性地推論出有關陪審製的任何未來的命運。因此,製度的最終模樣有賴於歷史性的演變。但不可將這點過分誇大而漠視人的創造性,因為從本文我們可以看到陪審製的產生與發展乃至穩固每次都離不開人的自學建構與選擇。因此,同時我們要相信與堅持人在特定歷史時期自覺建構製度的能力,但應該充分注意與尊重具體歷史條件與社會條件。此其三。
《作品相關資料》拿破崙時代的火炮性能
許多大大都提到武器的發展火炮比火槍要重要些。嗯,柳丁基本同意。而且火炮在技術上也比火槍容易取得進步。不過就不知道該發展到哪種程度才好。以下是拿破崙時代的火炮性能。希望能讓各位大大對近代火炮有個正確的了解。徵求些意見啦。
六磅炮:口徑84毫米、炮長(口徑倍數)18、初速416米\/秒、有效射程:實彈600米\/霰彈400米、彈量:實彈4公斤\/霰彈8公斤、射速1發\/分、炮車重290公斤。
八磅炮:口徑108毫米、炮長(口徑倍數)18、初速410米\/秒、有效射程:實彈800米\/霰彈600米、彈量:實彈8公斤\/霰彈8公斤、射速1發\/分、炮車重580公斤。
十二磅炮:口徑121毫米、炮長(口徑倍數)18、初速410米\/秒、有效射程:實彈900米\/霰彈900米、彈量:實彈12公斤\/霰彈12公斤、射速1.5發\/分、炮車重880公斤。
150毫米臼炮:口徑165毫米、炮長(口徑倍數)4.5、初速170米\/秒、有效射程:實彈600米\/霰彈400米、射速1發\/分、炮車重330公斤。
另外拿破崙時期法國炮兵編製一般情況下為:1個步兵師2個炮兵連,1個輕騎兵師\/龍騎兵師1個炮兵連,1個甲騎兵師2個炮兵連。通常1個軍含4個步兵師,輕騎兵師,龍騎兵師,甲騎兵師各一,軍團直轄3個炮兵連,總共15個炮兵連。120門火炮。其中72門6磅炮,18門12磅炮,30門榴彈炮。平均每門炮30匹馬,35個人。
不排除特殊情況下增加火炮數目的威力加強版。例如拿破崙近衛軍的騎兵師。柳丁認為不管怎樣這種編製是通過歐洲百年的戰爭得出的經驗。總比自己在那裡瞎掰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