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節(1 / 3)

是認為軍部至少要讓外界理解軍部的用意。”孫露再一次重申了她的看法。

然而張煌言卻緊鎖著眉頭鄭重地問道:“陛下言之有理。卻不知軍部之中是由誰來代表發言?”

傍晚時分當火燒雲還在天邊盤旋之時,繁華的南京城迎來了她一天之中最富文藝氣質的時刻。婉轉的絲竹之聲就著歌伎用紫檀或象牙拍板輕輕點著的板眼盤旋而出。若隱若現間飄向中華帝國的心臟地帶,催促著大小官僚們早些下班享受秦淮特有的溫柔鄉。忙碌間一個熟識的聲音喚住了剛要準備上車的張家玉:“張帥。”

“哦。是旭升啊。”張家玉回頭一瞧來者原來是現任軍務尚書甄旭升。隻見他整了整鬥篷撇著下巴信步上前招呼道:“看來大家真是一刻也捨不得閒下來啊。”

“是啊,一到夜裡京師總是分外地精神。”張家玉附和著說道。言語間兩位帝國軍部的高層人物結伴走進了同一輛馬車。

“這麼說陛下今天召見了夏完淳?”剛在車廂坐定的甄旭升麵無表情地問道。

“唔,那孩子這次在東北乾得很漂亮,頗為陛下所讚賞。”雙手扶著元帥杖的張家玉不無感慨地說道:“年輕人的這種衝勁真是令人懷念。”

“張帥現在也不老啊。”確實正如甄旭升所言他與張家玉都還未到垂垂老矣的年紀。

“哦。不行啦。歲月不饒人呢。”張家玉擺了擺手輕輕咳嗽著說道:“再說朝廷現在也不需要咱們這些武夫衝鋒陷陣。”

“張帥話可不能這麼說。至少陛下不這麼想。而吾等軍部更不能因外界的無知之言而妄自菲薄。軍部要有軍部自己的立場。”甄旭升抬起頭斬釘截鐵地說道。

“軍部自己的立場?旭升你不應該向李海看齊。沒有一個帝王,也沒有一個朝廷會允許軍隊有自己的立場。”張家玉淡然地說道。

“那監軍府呢?”甄旭升冷冷地追問道。而張家玉則以沉默回答了他的問題。甄旭升見狀不由沉吟了一聲道:“雖然知道這麼問很不合適。但恕在下直言,張帥您真的認為監軍府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雖然早在建國之前軍部就已經將政委的稱號改為了監軍。但是並不能改變復興黨用監軍來控製軍隊的事實。張帥您常說在朝堂上軍隊不應該有任何立場。可事實是軍部無法置身事外。更何況監軍府的存在對於軍隊的指揮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監軍府倘若隻是掌管軍紀也就算了。但在實戰中監軍的權限卻僅次於實戰指揮官。必要時還可以接替指揮官指揮軍隊作戰。張帥您應該也清楚監軍有著獨立的編製,這麼做很可能會在實戰中造成混亂。而我軍之所以至今沒有出現這種問題。一來是我軍在之前的作戰中實力每每都高於對手。二來則是我軍在作戰過程中尚未出現高級指揮官陣亡由隨行監軍接任指揮權的情況。”

“復興黨是陛下的黨。軍隊是陛下的軍隊。”張家玉的語氣沒有絲毫的動搖。

似乎是被張家玉的氣勢所震懾,本想再解釋些什麼的甄旭升最終嘆了口氣道:“我明白了。”

眼見甄旭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張家玉口氣略帶鬆動地說道:“旭升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作為陛下的開國之將你我每一個人都出身復興黨。我相信你們對黨的忠誠,也相信這一切隻是出於軍事上的考慮。”

“很抱歉,張帥。我們之所以會對監軍府的存在產生牴觸,並非隻是單純地出於軍事考慮。同樣也是出於對復興黨目前狀況的擔憂。張帥您應該知道我指的是什麼。作為軍人我們無意捲入文官和財閥之間的爭鬥。但我們更不希望看到軍部因朝堂間的政治博弈而出現混亂。”甄旭升硬生生地打斷了張家玉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