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的行動贏得一切,而不是用爭辯
一位推銷員為了推銷一套可供50層辦公大樓使用的空調係統,與建設公司周旋了幾個月也沒有結果。每一次洽談最終都成為一場噩夢似的爭辯,該公司的董事會對產品百般挑剔,這個推銷員也是個爭強好勝之人,馬上反唇相譏,口舌上占了不少便宜,生意卻一直做不下去。
推銷員自己也很苦惱,他求助一位頗有經驗的前輩。前輩隻說了一句話:“你看我怎麼做,先不要急著開口。”
在該公司,董事們一如既往,連珠炮似的提了一大堆問題,用外行話問內行人,擺明了就是刁難。推銷員按捺不住,正待發作,前輩製止了他,繼續麵帶微笑聽著。
這天天氣比較悶熱,幾位董事的臉上都滲出了汗珠,有一位還不知不覺拿起了手邊的一本小冊子,扇起風來。就在這時候,前輩微微起身,很自然地說:“太熱了!請允許我脫去外衣吧!”說完,還掏出手帕,煞有介事地擦擦額頭的汗水。
也許這是一種強烈的暗示作用,董事們一個接一個地脫下了外套,擦拭著汗水,終於,一位董事用抱怨的口吻說:“別折騰了,到現在還沒安裝空調,熱死了!”
董事們從心理上開始考慮購買空調的問題了,前輩這才讓推銷員再次認真地介紹產品。十幾分鍾後,董事們簽了購買合同。
同是與董事們這群“鬥雞”進行博弈,為什麼推銷員屢屢敗北,而前輩卻一擊製勝?原因就在於前輩懂得用行動贏得一切。
當雙方針鋒相對時,你不可能在爭辯中獲勝,因為即使你勝了,還是跟失敗一樣。為什麼?假定你辯論勝了對方,把對方的意見批得體無完膚,你自然很高興,可是對方會如何呢?你使他感覺到自卑,你傷了他的尊嚴,他對你獲得勝利,心中感到不滿。
你必須明白,當人們逆著自己的意見,被人家說服時,他仍然會固執地堅持自己是對的。
那位推銷員每次逞口舌之勇,表麵上占了風頭,卻隻會讓董事們更固執,更不能接受,結果是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回過頭來再想想,爭辯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讓自己一時痛快嗎?例中前輩的博弈戰術之所以高明,在於他深諳“無聲勝有聲”的真諦,對客戶的心理揣摩得十分到位,什麼時候保持沉默,什麼時候開始行動都拿捏得恰到好處。他隻用了脫衣、擦汗這兩個小動作就傳達出一個心理暗示:“這裏太熱了,是該買空調的時候了。”果然很奏效,解決了困擾推銷員幾個月之久的難題。
富蘭克林說過:“如果你辯論、反駁,或許你會得到勝利,可是那勝利是短暫的、空虛的……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給你的好感。”
你不妨替自己作這樣的衡量,你想得到的是空虛的勝利,抑或是人們賦予你的好感?這兩件東西,很少能同時得到。
你在進行辯論時或許你是對的,可是你要改變一個人的意誌時,即使是你對了,也跟不對一樣。不說一句話,通過你的行動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同,會讓你更有影響力。記住,要用行動去證明,而不是用言辭去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