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出建議、作出評價時,如果根據對方心理特點適當壓低調子,效果可能更佳。
8.最後通牒式地暗示
用誇張的方法把絕望的意思表達出來,通過說明事情的難度等,求得對方的諒解。例如:
“我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意即:不到最後關頭,是不會給你添麻煩的。
在向對方表示歉意時,適當強調客觀原因,可以表明並非主觀不積極,因而容易得到對方的諒解。當然,這也要掌握好分寸,否則就會顯得不實在。
9.唯一選擇地暗示
借助同事反複的句式把有關解釋、勸慰等表達出來,顯得比較近情達理,例如:
“領導畢竟是領導。”“專家畢竟不一樣。”
意即:這事非你不行。
類似的表達方式在日常交際中很常見,聽起來非常自然。
2.委婉的機智
委婉法是運用迂回曲折的含蓄語言,表達本意的方法。在日常交際中,總會有一些不便、不忍,或者語境不允許直說的話題,需要把“詞鋒”隱遁,或把“棱角”磨圓一些,使語意軟化,便於聽者接受。
◆用委婉替代斥責
有一次居裏夫人過生日,丈夫彼埃爾用了整整一年的積蓄買了一件名貴的大衣,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愛妻。當居裏夫人看到丈夫手中的大衣時,愛怨交集,她既感激丈夫對自己的愛,又覺得不該買這樣貴重的禮物,因為那時試驗正缺經費。於是,她婉言道:“親愛的,謝謝你!這件大衣確實是人見人愛,謝謝!但是我還得說:幸福是內涵的,比如說,你送我一束鮮花祝賀生日,對我們來說就好得多。隻要我們永遠一起生活、戰鬥,這比你送我任何貴重禮物都要珍貴。”這一席話使丈夫認識到,花費那麼多錢買禮物的確欠妥當。
委婉實際上可以說是一種修辭手法,即在講話時不直陳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詞加以烘托或暗示,讓人思而得其意,而且越揣摩,似乎含義越深、越多,因而也就越有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
◆用婉言代替直言
在社會交際中,人們往往會遇到不便直言之事,隻好用隱約閃爍之詞來暗示。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周恩來在一次酒會上說:“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兩國隔絕了二十多年。”真是妙絕。既讓人體會到造成這一實事的原因是美國侵略和幹涉的結果,又不傷美國客人的麵子,聽者皆發出會心的微笑。
使用委婉語,必須注意避免晦澀艱深。談話的目的是要讓人聽懂,如一味追求奇巧,會使他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甚至造成誤解,必然影響表達效果。
要做到語言含蓄須善於洞悉談話的情景和宗旨,還要練就隨機應變的本領,這樣才會使你的語言得心應口,有新意。
3.委婉四招式
委婉法是辦事說話時的一種“緩衝”方法。委婉語能使本來也許是困難的交往,變得順利起來,讓聽者在比較舒坦的氛圍中接受信息。因此,有人稱“委婉”是辦事語言中的“軟化”藝術。例如巧用語氣助詞,把“你這樣做不好!”改成“你這樣做不好吧。”也可靈活使用否定詞,把“我認為你不對!”改成“我不認為你是對的。”還可以用和緩的推托。把“我不同意!”改成“目前,恐怕很難辦到。”這些,都能起到“軟化”效果。
具體地說,委婉法有以下幾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