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女人,你可以說“不”(2 / 3)

客戶要求電信局安裝市內住宅電話,由於供不應求,電信局無法一一滿足每位客戶,但又不能拒絕客戶的要求。電信局服務人員熱情地說:“滿足客戶的要求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可是目前線路短缺。我們正在創造條件,請你耐心等待。”

(6)選擇應答

對方提出問題或者請求,你不讚同,可以提出其他內容,並作出傾向性選擇,而不直接否定對方提出的問題或者請求。例如:

你的同學問你:“某某小說寫得很不錯,你認為怎樣?”

你可以這樣回答:“還可以,不過我更喜歡某作家的某一本小說。”

再如:

你的丈夫星期天說:“今天我們去看電影好嗎?”

你如果不願去,就可以說:“去遊泳怎麼樣?你該多鍛煉鍛煉了。”這樣回答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對方可能還會同意你的意見。

(7)東扯西拉

對方要求你直接評論是非,這是經常會遇到的,也是很容易惹起紛爭的,尤其是公開場合,一定要慎言。你可以本著“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扯談開去,避免直接評論。例如:

有人問一位學者,他對當前爭議最大的一位演員的看法?

這位學者回答:“過去我與她素不相識,直到前不久在一次會上聽了她的發言才算認識了她。關於對XX的爭論我不了解,無從談起。隻覺得對於像她這樣的演員,我們不應過多地苛求。我們這一代人,文化的“營養”很不足,在這種條件下,能夠達到她這樣的表演藝術水平,已經太不容易了。我們不要苛求我們的姐妹。苛求,其實可以算是一種罪過。”

這位學者求同存異,東扯西拉,巧妙地避開了爭論,又似乎說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2.巧舌女人拒絕五法

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麵對說“不”事例太多了,真可以說是千變萬化,舉不勝舉。

上一節中已經列舉了不少事例,主要闡述如何從言語上把話說得有技巧些。下麵我們將從拒絕方法上進行分析歸納,大體可概括為如下幾種方法。

◆誘導法

不同意對方觀點時,可以在否定對方以前,先擺出幾個相反的事實,但不說出結論,而將否定的結論留給對方自己去得出。這種方法在麵對上級領導時使用,效果比較理想。請看古人的例子。

戰國時,韓宣王想重用兩個部下,就向大臣摻留征求意見。摻留明知不妥,又不能直接說“不”,以免冒犯韓王,並且還會讓韓王誤以為自己妒忌賢能。於是,摻留這樣表達自己的意見:“魏王曾重用這兩人,結果丟了國土,楚王也因重用他們丟了國土,如果我們也重用這兩人,將來他們會不會也把我國出賣給外國呢?”聽了這話,韓王放棄了原有的打算。

◆補救法

拒絕對方時,如果有補救措施,請為對方著想提出建議,使他們不至過於失望或不滿。

世界級交際學大師卡耐基,不得不拒絕一個於情於理都不應拒絕的演講邀請。他為對方著想,於是這樣對邀請者說:“很遺憾,我實在排不出時間了。某某先生講得也很好,他可能更適合你們。”

卡耐基向邀請者推薦了一個有實力解決此問題的同行,使邀請者得到了些許心理補償,減輕了因遭拒絕而產生的不滿和失望。

◆曲解法

故意曲解對方說話含義,或者裝糊塗,達到拒絕的目的。

一位貴婦人邀請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到她家去喝茶,帕格尼尼同意了。當然,貴婦人主要是想聽帕格尼尼拉琴。果然,臨別時,貴婦人又笑著補充說:“友好的藝術家,明天來的時候,請您千萬不要忘了帶上小提琴。”“這是為什麼呀?”帕格尼尼故作驚訝地說,“太太,您知道我的小提琴是不喝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