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偉大的作品是靠堅持來完成的(1 / 2)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給他的學生出過一道“堅持”的考題,用來說明他的哲學思想。考題是這樣的:有一天,他對學生說:“今天,我們隻學習一件最簡單的事,也是最容易做的事,那就是把你們的手臂盡量往前甩,再盡量往後甩。”在自己示範了一遍以後說:“是不是很簡單?但是,從現在開始,大家每天都做300次。”學生們感到這個問題太可笑了,紛紛猜測老師下一步到底要幹什麼,見他沒有其他目的後,就馬上連聲回答:“能!能!”

1個月後,蘇格拉底問:“哪些同學堅持做了?”這時有90%以上的學生驕傲地舉起了手。兩個月後,當他再次發問,能夠堅持下來的隻有80%。到一年後,再次問道:“還有哪些同學堅持每天做?”教室裏隻有一個同學舉起了手。舉手的人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誰能夠堅持到最後,誰就是最大的贏家。一般來說,笑到最後的人,也是笑得最開心的人。柏拉圖說:“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成功在於不懈的堅持,雖然堅持是人人都認為容易做到的事,但絕大多數人卻不容易做到。麵對少數成功的幸運兒,人們往往謙卑地討教成功的經驗,當知道主要的答案是“堅持”兩字時,好多人都歎息自己為什麼沒有堅持呢?譬如,挖掘一口水井,挖了九十九丈,還沒有發現泉水,於是自己就放棄了,那麼過去的努力也白費了。

一個人的成功由多種因素構成,其中及時抓住機遇是關鍵之一。但是抓住機遇也依靠其堅持的精神。機遇隻青睞於有準備的人,機遇不會光臨那種愚蠢的“守株待兔”型的人。一個人努力是必要的,但是自己光知道傻努力,而沒有機遇來表現自己,或者機遇來了自己抓不住,也是非常悲傷的事情。一個人必須要有充分的遠見能力和堅持能力,隻有這樣才能及時抓住機遇。“在一個機會還沒有顯示出它的價值的時候,在別人都不以為意的時候,你能夠發現它潛在的趨勢。”一般來說,成功的人多都很強的遠見力和堅持力。

堅持就是一種忍耐,因此別為無人理解而痛苦。有人說,孤獨的靈魂是最高尚的。一個人的思想越深邃,其理解的人就越少。為了迎合別人的理解,放棄自己的個性以及追求,並且逐漸淪為平庸,這是一種人生的悲哀。追求成功之路本身就是孤獨的,沒有幾十年“寒窗”的坐冷板凳功夫,哪有著作等身的犬成就?自己在努力的過程中,沒有必要去為別人的指責而辯解,更沒有必要為此而煩惱。很多時候,我們的麻煩就在於不能獨處、獨思。為理解而理解,同樣是愚蠢的。

人海茫茫,知音難覓。高山流水,能夠理解的人到底有幾個?所以,我們還是潛心於事業的追求之中,而不必為求別人的理解而痛苦和煩惱。弗洛伊德說:“要在思想領域中作出偉大的決策,要獲得重大的發現,要解決疑難的問題,就隻能靠一個人回避世人的潛心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