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奧特斯坦丁在《賺錢一定有方法》中描述:“成功理財有三大秘訣:一是控製自己的費用;二是以錢賺錢;三是增強致富能力。”同時,他總結了“管理好自己財務”的幾條建議:一、要合理確定自己的開支,算清固定的和非固定的開支;二、要把有限的錢花在自己的事業上,而不應該隻滿足個人的享樂;三、要有一筆應急的儲蓄,用於預防意外的開銷;四、要為未來進行投資,籌劃好短、中、長期的投資項目。可悲的是,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懂得如何理財,他們對金錢的認識非常膚淺,並且對自己的收入,也沒有進行十分合理的安排。好多人錢來得快,也去得快,甚至都不知道錢是怎麼花出去的,也不知道錢花在哪些項目上。因此,一個人既要懂得怎樣賺錢,又要懂得如何花錢,這是非常重要的。
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財商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時代,我們既要刻苦地學習各種文化科技知識,又要學習各種財商知識。因為光具有各種文化科技知識還不能讓我們過上富裕和幸福的生活,隻有我們擁有良好的財商知識,我們才有可能過上富裕和幸福的生活。我們必須明白金錢的真正意義,並且要隨時關心或者參與各種金融和理財活動。賺錢要合法,用錢要恰當。
我們的生活好壞,快樂幸福與否,都是與自己的基本金錢態度密切相關。對生活的不滿足,就會產生對金錢的恐慌心理,從而使自己陷入貧困和自暴自棄的泥潭。相反,如果自己對生活相對滿足,那麼就會產生安全。富足和安定的感覺。那種時刻去追求生活上的高標準要求和不斷地去追求時尚的愚蠢行為,會讓金錢吞沒自己,更讓自己沒有幸福的感覺。我們必須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開支。
一個人再富裕,也經不起瞎折騰。盲目消費,實際上就是向別人宣告自己的富有。另外,濫買便宜貨和不需用的物品也是一種惡習,更是一種浪費。有一個諺語說:“現在濫購不需用的物品,將來必將出賣急需的物品。”盲目攀比造成盲目消費,結果僅是滿足了個人虛榮心,卻讓很多貴重物品變成了擺設。一個人不良資產越多,其財務困境越大。一定的資金應實現相應的消費價值,否則就是財富的流失。什麼該消費,什麼不該消費,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應做到胸中有數。我們的父母有時候寧可自己穿補丁衣服,卻讓孩子穿名牌服裝,難道這不是一種悲哀嗎?
先滿腦袋,後滿口袋。譬如開小店的父母隻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小夥計或小店主,是絕對的短視。掙錢的機會什麼時候都有。沒有知識,不要說掙錢,就連簡單的生存也困難。人不可光圖眼前的蠅頭小利,更不能搞短期行為。為一點小收益而犧牲長期利益,是典型的得不償失。做父母的切不可為自己的生意多一個幫手,而讓孩子早早輟學,這樣會讓自己和孩子後悔一輩子。我們一定要學好知識,掌握本領,到時何愁掙不到錢呢?!我們的眼光要放遠,自己要讓自己安心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感悟人生才有人生的幸福
隻知道怎樣掙錢,不知道正確花錢,這不是完美的人生。隻會窮人過富日子,過了今天沒有明天,這樣的生活不叫瀟灑,隻能叫痛苦。一個人必須要有正確理財的觀念和習慣,善於克製超前消費的不良欲望。